学习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
2.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二、 过程与方法
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自主诵读法 合作研讨法 评析鉴赏法 拓展延伸法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画 导入新课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以描绘祖国的山川景色为主。下面我们来欣赏《漓江胜景图》,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于山水画的认识。
生回答,师归纳:此幅中国画为国画大师所作——整体布局大气,视觉感强;山峰排列,起伏动盈,有争有让;水势回环,船帆错落,用墨浓淡相宜,美不胜收。李可染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大家,熟悉山水画创作,那么在他看来,山水画创作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让我们一道进入《山水画意境》一文。
(课件展示课题)
二、展示目标 走进作者
1.展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2.走进作者: (课件展示)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课件展示)
1.找出本文中心论点。
2.什么是意境? 怎样获得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说说。
4.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在合作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合作小组推荐组员展示成果。
主旨归纳:本文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观点,并且论述了获得意境的途径是深刻认识对象,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四、细读课文 探究感悟
1.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2.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请结合本文观点简要分析。
3.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合作小组内研讨,展示成果
五、拓读课文 欣赏提升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结合李可染的《万山红遍》,赏析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