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是在广西桂北区,和湖南隔壁,山清水秀,几千年来,都是以农耕为生。
每年的秋季,晚稻快要收割时,农民会把紫云英的种子洒在无边无际的田野上,等到来年做为绿肥给早稻的禾苗提供养分。
我跟着父亲在田里收割晚稻时,脚底踩在软软的田泥里,总是踩掉许多紫云英的幼芽苗。紫云英刚长出来不久,嫩嫩的,只有两片叶子,瘦瘦的,弱不禁风。我生怕踩坏了,总是小心翼翼,父亲则告诉我,不要担心踩坏了,紫云英的生命力很顽强,即使把它踩到泥巴里面去,它也会再长上来的。
收割后的田野里一片荒凉,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突然就有了绿色,是紫云英在慢慢成长,还夹杂着许多野草。年前的天气很冷,万物凋零的季节,紫云英却疯长着,即使遭遇风霜雨雪天,也不会受影响,它们好像是感觉到了春天的召唤。
大地回春,万物生长时,紫云英已经长得很茂盛了,绿油油的和远处的山连成一片,不仔细看,你根本分不清楚哪里是山,哪里是田。
母亲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紫云英养活过许多人,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靠吃紫云英度过了难关,才没有被饥饿拖垮。我在田里采了一把紫云英嫩头,用猪油清炒,加糖和精盐调味,入口美味无比,我想象不出母亲说的当年的饥饿。
紫云英开花时,那又是一番风景。无边无际的田野被铺上了一块大花布,有微风吹过,大片的花海在轻轻地摇,还有嗡嗡嗡的蜜蜂在其中忙碌地采蜜。田埂上有许多打猪草的小姑娘,她们把紫云英花编的花环戴在头上,互相欣赏着,美得像仙女。还有在田野里忙碌的农民,他们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农活,看着大片的紫云英,开心地笑着,他们一定预见了今年是个丰收年。
前后也就半个月的时间,田野里大片的紫云英不见了,被农民犁田翻过来了,大片的紫云英藏在了泥巴下面,等着发酵腐烂,为田野提供养分。父亲说,这种绿肥最好了,不但肥,也好种,泥巴都是软软的,不结板,种的水稻不容易生病,还高产。
空气里没有了花香,只是植物腐烂的味道,我们在插秧的时候,偶尔会发现一堆没有完全腐烂的紫云英,就用手把它拨开,让营养均匀,不然秧苗也受不住那么多的养分。
阳春四月,刚刚插下的秧苗茁壮地成长,只有农民知道,紫云英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