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的大学是一个三本院校,刚进这个大学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考研,因为学校太普通,自己又太平凡,所以我觉得如果只上个本科出来工作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可事与愿违,十几年的懒惰怎么可能轻易改变,大学生活太轻松了,大一课很少,又没有老师父母管着,于是我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睡觉,刷剧,而且上课也只是玩手机,没有认真的听过一节课,浑浑噩噩的过了整整一年,没有任何收获,我抱怨过这个学校,我觉得是学校限制了我,学校里没有好老师,没有好资源,我从心底讨厌这个学校,可我忘了这个学校是我自己考进来的,我没有资格怨怪任何,即使让我进了一个名牌大学,我也未必能比现在好多少,因为我从小到大就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自己不改变,到哪里都是一样的状况。
直到一次考研茶话会,我看到了一个学长,他是去年考研大军中成功考过的人,学校邀请他来讲述他的考研历程,刚开始我自以为是学校太夸张,考个研还不知道是不是名校就开什么茶话会,可当我听了他的故事才发现被打脸,原来那个学长的考研分数是400,他考上的是北京语言大学,我当时只觉得好厉害,然后又听他说他从大一来就开始每天早上背单词,背了三年,在大三的时候过了英语四六级,他说他会定期给他定计划,然后一步一步去完成它,他说在考研是个持久战,有时候会钻牛角尖,看着别人找工作,自己的未来却是个未知数,在那个时候会怀疑自己,可也只是那么一会,只要想到自己心里的远方,就会更坚定。而且自己也有研友,只要对方累了,烦了,他们都会鼓励对方,下午也会出去打打球,调整心情,正是因为那个时候自己全心的付出,还有从进入大学起他就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于是他坐到了这里,他得到了他想要的。
前几天看他的朋友圈他说了他的学姐同样是我们学校的,她考研到了上海复旦,今年她会去挪威,听说他考研的时候坐的位置是学姐那个位置。他也将考历史系的博士。优秀的人总是一样的,一样的努力,一样的付出。
我突然发现能改变自己的从来不是外界的因素,而是自己。
大学之前都已成为历史,大学之后才是现在和未来。而大学也将是全新的起点,有人在大学把握住了自己的方向,完成了自己一个又一个计划,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自信的走进社会,而有的人除了睡觉,刷剧什么都没有实现,直到毕业开始兵荒马乱。
我很庆幸认识了这些优秀的学长学姐,也很庆幸我还有梦想,没有再继续大一的生活,我记得自己之前很爱看心灵鸡汤,从来没有真正的努力过,心里想的很好,却没有付诸行动,但是现在的我终于明白了行动的力量,努力的意义,我想大学毕业后即使自己没有那么优秀,可我不会后悔,因为我努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