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十四章:
【中心论点】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君子就是做好份内的事,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
【事实论据】
1.素富贵,行乎富贵;(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好富贵的事)
2.素贫贱,行乎贫贱;
3.素夷狄,行乎夷狄;(处于边远地方就做好边远地方的事)
4.素患难,行乎患难,
(素学习,行乎学习;素教学,行乎教学;素父母,行乎父母……)
【结论】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君子能够安于现状怡然自得)
【道理论据】在上位,不陵(凌)下;在下位,不援上。(尊重别人,不巴结不趋炎附势不媚上欺下)
【生活哲理】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正己,太重要了!生活中诸多麻烦都是因为苛求别人太多,要求自己太少而产生抱怨和怨恨的,当严格要求自己,正人先正己了,做好自己了,对别人也就没有所求了,也就心平气和、怡然自得了)
【正反对比】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侥)幸。
(一个人只要做好了自己,尽职尽责,那就顺其自然等待天命富贵到来吧!而小人因为没有做好自己,他只有铤而走险去得到非分之想)
【引用名言】【比喻论证】子日:“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正己的重要性】
(当遇到不顺和挫折时,不要去怨天尤人,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就能成长了,就离成功不远了)
今晚通过列举事例、讲道理,给孩子们明确了真正的“君子”之行,并且教会孩子们避免麻烦的方法——
1.素其位而行(做好本分的事、尽职尽责)
2.正己(端正自己、做好自己)
3.求诸其身(从自身找原因、善于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