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之言 智慧教学
第四组 米村初中司慧玲
在这数树深红出浅黄的暮秋,我携起行囊,带着小小的欢喜,与新密百位名家相遇在牧野大地。上午聆听了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郭莉老师的《微型课及面试答辩技巧》这一讲座,让我想起了“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郭莉老师设计了精致的内容,如什么是微型课,微型课的内容及特点;细致入微的介绍了微型课的注意事项,微小到一个人面试时的声音、气息、动作、眼神和姿态,这些微乎其微的测试礼仪细节,却决定我们在面试官心里的区间位置,根据面试官微妙的语言和情绪变化,调整我们与面试官的频率。郭老师现场用实操来践行她的理论,将自己多年的经历广博的面试经验汇集成涓涓细流滋养着我们面试领域的空白。
一节优秀的微课的核心是学生,微课进行时,要走进自己营造的一个心场。导入开门见山;过程单一清晰;收尾干脆利索,意犹未尽;板书设计合理醒目;语言要精确精准。从郭老师的阐述中让我顿悟到面试短短的十几分钟,却蕴含着张弛有序、跌宕起伏的大学问,原来万事万物,皆有迹可循。
秋风吹不尽,总是教育情。
下午聆听了海本斋教授的《智慧教育与智慧课堂的构建和实践》讲座。海教授带给我们云端的教育愿景。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改变着我们教育人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及问题解决的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接受新理念和新方法的素养,设想在这样的一个智慧环境下的智慧课堂,会带来更多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资源共享。但同时也不免心生疑惑,在智慧课堂中,师生情感这样隐性的课程资源将如何有效实施?大数据下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理性的数字下被剖析的如此精准精确,我们那些失落的情感该如何安放?这是作为教师需要思考的地方。作为一名顺应时代潮流的教师,我们每个人有责任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因为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也在每个教育人的心中!
2020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