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因为当初没有学,没坚持下来呗,后悔ing。可鸡汤说得好,学音乐最好的时间是小时候,其次是现在。那么,退而求其次,也是一个不(wu)错(nai)的选择。
## 澡堂——音乐的启蒙课
高中最忙的第三年,大家都在那个炎热的夏天准备冲刺高考。当时还是听周董、五月天的年代,我也不免“流俗”。还记得那个时候手机是诺基亚的天下,可宿舍里最受欢迎的却是一个哥们的杂牌手机,无他,只是人家的外放实在给力,虽然高音沙哑,中音无味,低音?什么是低音,没听过。可作为澡堂BGM还是绰绰有余的,因为够大声。每天结束了疲惫的学习,回到寝室,褪去被汗水湿透的校服,打开水龙头,在夕阳从窗台照进澡堂的傍晚,小伙子们赤诚相待,引吭高歌。这是我们那个时候的校园歌曲,没有高大上,只有青春少年在压力下寻找压力释放的嚎叫。我们唱“恋爱ing”,哪怕连女孩的手都没牵过;唱“蜗牛”幻想总有一天会有属于我们的天;唱“咸鱼”以为只要有梦就得够疯...... 就在那时候,买了人生第一把乐器——布鲁斯十孔口琴。跟同寝的另一位兄弟一起从单音do,re,mi开始“玩音乐”。在阳台喊完麦之后,在下晚自习回到寝室熄灯前,每天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自娱自乐。那时没有随处可得的wifi,没有1080P的高清教程,我们看着看不懂的简谱,靠死板的BD标注吹小星星,进步之慢是可以想象的。确实感叹如果当初能晚生个几年该多好,现在网上有如此丰富的入门教程,让人称羡。
## 大学——丢掉的好时光
但命运的无情就在于,当你还在感叹自己当下条件多么不如意的时候,时间会带着你看似破烂不堪的行李,滚滚前去,到达更让你无奈的未来。离开高中校园之后,到大学才发现,我失去了初学音乐最重要的东西——一起学习音乐的伙伴。靠着不知哪里积来的狗屎运,以三年最好成绩进入国内一所重点工科大学。可重点在于这是工科的重点,不是文科,或者综合类的重点大学,仿佛理所因当地缺少音乐的氛围。更何况我玩的是本来就比较冷门的口琴,还是口琴中冷门的布鲁斯。独学无友,自然孤陋寡闻,没有条件,还不去创造条件,是每个自学音乐而不得的人最大的问题。从高中时每天只有一个小时的练习时间,到更自由的大学,甚至每天一个小时都保证不了,紧跟着是每周不到一个小时,每月不到一个小时。刚开始没多久的学习音乐的尝试就随着各种借口被束之高阁,当别人在大学组乐队,玩摇滚,街头卖艺,甚至登台表演,弹琴把妹的时候,我只能偶尔跟朋友去KTV做一下麦霸。整天听着老掉牙的几首歌单曲循环,还美其名曰喜欢老歌。然后四年就这样一眨眼就过完了。写论文,毕业,回到离家乡更近的一个城市,工作,朝九晚六。搬宿舍的时候,看到已经在角落积灰多年的口琴,只能一声长叹,罢了,音乐看来与我无缘。
因为没有时间和学习条件,错过了学习音乐的黄金时间;因为没有同伴和一个人的坚持,又错过了学习音乐的白银时间。然后就剩下什么都没有的青铜时间了,那就是进入社会,进入职场之后。公司事务的忙碌,身边亲友的关注,大家都在盯着你在进入社会之后会怎样创造自己的价值,这个时候还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学习一门乐器,学唱几首歌上面,怎么看都有点像不务正业。通常剧情的走向就是继续跟音乐越行越远,多少年之后和别人聊起,只能笑着说“哦,这个我以前也学过。表演一下?不行啦,好久没练了,生疏了”。苦笑,因为没说出的真相,不是生疏了,是完全忘掉了,就好像生命中没有出现过一样。对于大多数人,生命中学音乐最后的青铜时代,就在没有勇气重新开始的时候,离你远去。
## 小伙子,浪子回头
还好,命运对我不算太差,让我把握住了最后的机会。工作后的第二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闹市中的一个音乐教室,教的是尤克里里。没错,就是那种四根弦,小朋友抱着像放大的吉他的一种夏威夷乐器。第一次参加教室举办的一次公开课,看老师教大家弹唱小星星。身边有不少小朋友,说实话,心里是有点尴尬。这把年纪了,跟小朋友一起坐下来做同学,笨拙地学拨弦,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怎么办?还得坚持,因为自己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我指的是,生命中最后的一次机会了,再大一点就真的学不动了。不要告诉我人生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几年了,真的很少有看到30多岁开始学乐器还能玩的特别溜的。就是这么残酷,now or never! 所谓的青铜时代,其实就是聊胜于无,你可以投入时间去学,但是你的时间绝对没有学生时代的多;你可以系统地学,但是你的精力肯定会因为工作生活变得没那么充足。城市的节奏太快,压力也大,每天从公司回来已经九点多了,更别提偶尔还得加个班。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坚持,每天坚持挤时间出来练习,爬格子,记和弦,隔段时间放弃一个周末去教室上课。我以为自己还不算笨,然后,我果然还不算太笨,慢慢地也有了一点起色。逐渐也学会了一些比较复杂的曲子,在小圈子里也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现在,好像也发现了一些曾经一次次遗失掉的美好。
## 音乐——不仅仅是拿来听得
原来音乐是可以分很多流派的,而不仅仅只有中文歌和英文歌的分别,同样的一个乐器,玩布鲁斯、爵士、乡村、灵魂都是不一样的感觉,去区分他们的不同,会发现世界这么大,你得多去听听好的音乐。原来音乐的背后的创作者,是有很多故事的,他们或喜或悲,是通过音乐去构筑他们心中的世界。旋律,节奏,篇章,背后是不去研究就不会发现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原来音乐真的是无国界的,在异国停留,彼此语言未必能顺利交流的时候,青旅里的一把吉他竟然可以让所有人一起跟着节奏哼唱,摇摆。最重要的,原来音乐是可以让你认识很多朋友的,在大家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当下,掌握一种乐器,可以给你一个没有利益纠葛纯粹的朋友圈。
当然,现在是做不了音乐家了,但是?没有但是了,有上面说的这些不就够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