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篇文章写《基督山伯爵》的书评,大仲马就曾提到“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当时就在想,国外的大作家还是很有魄力,5个字就把人类智慧全部概括了。在中国追求完美极致的特性,往往讲究博大精深,讲究均衡,讲究阴阳协调,中文词汇更是内涵丰富,表达程度的词,比如一些、差不多、比较、有些、可能、或许…...就有很多很多,用途甚广。中国有各种家、各种门派,讲究百花齐放,认为凡事要谦虚,凡事没有绝对,凡事都要留条后路。所以在国内的作家还是很少有能用一两个词汇概括所有的人。
今天在脑子里搜索正能量词汇的时候,想起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突然发现这个还真是可以概括所有智慧的词。原来还是自己才疏学浅,读书甚少,对中国作家低估了很多。在古代还是有不少超狂入圣的人士,现在或许认为狂妄是一个贬义词,而在古代“狂”就是在相信真理的前提下时刻坚持真理,践履真理,其他一概不管。
为何说这个词能概括所有的智慧?最近在脑子里的词汇还有很多,比如“选择”、“自由”、“目标”,这些是最近跟我关联比较大的几个词语,因为每时每刻我们都面临着选择,都面临着如何达到目标,面临着感觉受到各种条件和环境的束缚,不够自由。而这些都是很中性的词,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或者定义多少才是合适了。这时候就让我想到了知行合一。这个词确实能解答以上所有词想要表达的意思。
下面来看看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说的“知”是指良知,是说如果我们做每件事情都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那就能获得不动如山的心和排忧解难的智慧。根据度阴山对王阳明的解读,孟子所谓的“良知”纯粹立足于人的情感上,也就是道德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都属于道德,属于善恶之心。而王阳明提的“良知”,则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他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所以让人们要经常实践自己的善意来炼心,把自己的心炼成仁者的心,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伟大的人,成为圣人。
在这里不得不再次佩服一下王阳明的伟大的哲思,当然,他也并非刚生下来就知道这些道理,看过他生平简介的都知道,他在探索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经历。在此不多做衍述,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有所感悟,并且再去读一读他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