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鸟岛

(本人原创,文责自负)

                东 湖 鸟 岛

                    徐民伟

在东湖散步时,我无意间发现湖边有一座“鸟岛”。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既惊喜又诧异。惊喜的是这处人工改造的城市湿地公园,竟然还存在一隅近乎天然的鸟之家园。诧异的是我这个时常到此处散步的常客,对这座“鸟岛”,竟然长时间熟视无睹,直到其已成规模、蔚为可观之时才迟迟发现。

我所称之的“鸟岛”并不大,约略有一亩多一些的样子,它位于东湖主要景观“中兴阁”西南百余米的地方,四面环水,东、西、南三面水域开阔,北边水面较窄,离岸不过十余米。然而正是有了这十余米的距离,让小岛上的鸟儿有了相对安全的生存栖息之地,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距离产生的美吧。紧临小岛的是一座小桥,桥下是东湖的入水口,桥北便是入水河道,河道较宽,其中丛生着许多的蒲草、芦苇等水生植物,给人一种生态自然的感觉,这与“鸟岛”的风貌极为吻合,可能正是由于有了这么一段自然生态水道呼应的缘故吧,让鸟儿们有了较为广泛的觅食环境,拓展了它们的生存空间,为这座本不起眼的小岛能够成为“鸟岛”提供了条件。

作为人工改造的城市湿地公园,东湖中并不乏小岛,它们有的一岛孤立,有的数岛相临,有的栽种奇树,有的妆点亭台,都以各种的姿态,让东湖呈现出一种水、岛相映的湿地园林景象。但是能以自然生态面貌呈现的,似乎仅有“鸟岛”一处。不知是设计建造者的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中的偶然天成。如果是精心而为,那真是匠心独运了。如果是偶然天成,那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天作之美了。无论是哪种情况,“鸟岛”都以其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成为了东湖湿地公园的神来之笔,为这处人工建造的“东湖”,增添了生态自然、生趣盎然的灵动神韵。

这种灵动的神韵,最先是从岛上的树林中呈现出来的。岛上的树木众多,以杨、柳为主,杨树高大,挺拔于岛的中部。柳树繁茂,垂拂在岛的周围。而在杨、柳之间,又丛生着众多的權木杂树,这种或挺拔、或垂拂、或芜杂的景象,让“鸟岛”又有了一种朴拙自然的野趣。而那些点缀在树上的鸟巢,则又让这野趣,充满了鸟之家园的味道。它们或高或低、或疏或密、或深或浅地散布在树林的枝桠之间,犹如点染在枝桠线条中的墨色,把这鸟之家园点染成了一幅水墨写意的花鸟画,笔墨简约,气韵生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

当然,这种灵动的神韵最为突出鲜明、神采飞扬的,还是岛上的那些鸟儿们。栖息在“鸟岛”上的鸟,较多的是白鹭、灰鹭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如海鸥似的鸟。它们体形较大、姿态优美,有的卧在巢窝上孵卵,有的伏在枝干上小憇,有的跳到树下漫步,有的蹲在枝间梳羽,此时的小岛上呈现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然而,由于小岛太小,众多的鸟儿们簇拥在这不大的岛上,显得有些拥挤,免不了因拥挤而发生争闹。每当此时,小岛上就会掀起一阵骚动,一些鸟儿扇动翅膀,一些鸟儿跃起攻击,一些鸟儿护卫鸟巢,更多的鸟儿则是引颈鸣叫,一时间小岛上一片喧腾。这种时而平静、时而喧闹的景象,仿佛是上演着鸟儿动静变幻的戏剧,让“鸟岛”的灵动神韵愈加地鲜活生动、丰富有趣。

最美妙的当然还是鹭鸟飞翔的时候,这些形如仙鹤的鹭鸟,不时地会从树林中腾空而起,三三两两地扑闪着硕大的翅膀,在树梢上盘旋,在水面上掠飞,在天空中翱翔,它们优美的身姿在水天之间,划出了一条又一条的曼妙曲线,闪现着一张又一张的轻灵倩影。岛树烘托、水天相映,让人不由地想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这种鹭飞鸥翔、百鸟和鸣的景象,将“鸟岛”灵动的神韵,渲染得酣畅淋漓。

“给点阳光就灿烂”,少干预、不打扰,自然生态就会迅速恢复,而且恢复得更好,也许这才是最好的保护吧。在“鸟岛”的傍边,我看到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入内,保护动物栖息地”。是的,这座难得的“鸟岛”确实需要好好地珍惜保护。但愿这“鸟岛”灵动的神韵能够长久地保持,但愿那如画的鸟巢、如诗的鹭影、如歌的鸟鸣,能够成为“东湖”永久的风景。

东湖湿地公园,位于枣庄市市中区,占地面积约980亩,是利用原有河道、废旧坑塘、工矿塌陷地建成的,集运动健身、生态游憇、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市民健身中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