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我不喜欢巴黎。他跟我想象中的巴黎一点儿也不一样。
从小喜欢看书、诗集之类,其中关于巴黎这座“浪漫之都”的描写不少,或从建筑或从来往人群的不同角度,拼命赞扬这座城市的美好。我甚至一直想来巴黎读书。我一直都还以为这里还是那么繁华而闲适。
可当我坐在大巴车上一路去宾馆时,向窗外望去,我瞬间就懂了。那不是我的巴黎,那不是我一直梦想中的巴黎。
各色人种鱼龙混杂的在一起,操着奇奇怪怪的口音大声在街上嚷着。人行道旁的标志杆大多褪色,歪歪扭扭东倒西歪的斜在路边。垃圾桶边堆满了大大小小敞着口的垃圾袋,不停有小纸片和废弃塑料包装在你脚边蹦蹦跳跳,随风旋转翻飞。
李老师说他觉得巴黎有些像原来的旧上海。这风格他蛮喜欢。
我以为不然。巴黎与旧上海完全不一样。中国上海是有人味的,确切的说是一嘴叽叽喳喳的南方口音,几位太太穿旗袍扇着华丽的小折扇三五结对在铁艺门口唠张家长李家短。路边红红绿绿的广告牌闪烁着LED彩灯。街上有络绎不绝的人力黄包车和黑色小轿车。同样是一块“社会”,上海比巴黎更有亲切的温暖的味道。
所谓“繁华”的巴黎倒显得冷清太多了。街上虽然车水马龙,但除了车与车间翻滚的热浪外,我感受不到任何其他东西。
巴黎老了。巴黎太累了。我觉得巴黎就像一位曾经风华绝代的名媛,终究抵不过岁月的侵蚀,两鬓斑斑,只能翻翻曾经的相册怀念过去正当年少青春的自己聊以自慰。
其实最令我感到压抑的是巴黎的建筑和道路。路很窄,两旁的建筑相对很高,加上浓密的树荫,走在街上就几乎看不到阳光洒下。巴黎老建筑很多,风格大多是砖墙外焊上铁艺窗栏。但在一群老式风格中忽然出现一片玻璃幕墙,高耸的现代建筑,在高处遇见阳光,白晃晃的反射回地面,照的老建筑一股子惨白破落味儿。
也许是因为期待越高失望越大,也许是我想象中无比令人向往的巴黎根本不存在。我知道关于欧洲难民问题有很多国家和城市都深受荼毒。我也知道法国在拿破仑时期、路易十四时期的无上辉煌。
所以我深信总有一天巴黎会睡醒,重新睁开朦胧睡眼。我深信他会一点一点拭去眼角的灰尘,重新推开尘封已久的窗户换一口新鲜的暖空气。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巴黎一定会存在的。我梦想中的巴黎一定会存在的。就在不久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