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五月底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到星期二上午,这本五百多页的小说仅仅讲了一个三天的故事,可是却让我几次陷入难以言说的情绪之中。
我看过海明威的《太阳会照常升起》,但是没有看过他为大多数人乐道的《老人与海》,看《太阳照常升起》会有感到真切的“垮掉的一代”的氛围,虚无、挣扎、迷惘,虽然那种迷惘中是有期待。
我想我更喜欢这本充满信仰、人性善良和对全人类大爱的书——《丧钟为谁而鸣》
我以前总是模模糊糊地讨厌这战争,但是我想我是不懂战争的残酷的。我以前总觉得一场战争总是有对错的一方,但是不管对错,冲在前线的那些勇敢的战士,他们是无辜的。
当我们站在很高很高的地方去看一场战争时应该没有那么大的感触,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放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上面时,心里会不会像罗伯特一样感觉喉咙发哽。
我很喜欢罗伯特的内心独白,喜欢他细腻的视角,在他的眼里那些敌人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会哨所站岗士兵的家庭,他愿意承认这些士兵和他们一样也许并不喜欢这场战争,但是他们为了胜利,为了不做这件事而又必须要做这件事,这是很矛盾但是又难以推翻的悖论。是每个战场上的人要面对却又无法找到答案的难题。
我看到的这个故事里的人没有坏人,他们的性格和行动是一致的,同时也是丰满的。每个人物,甚至是被罗伯特杀死的一个骑兵,都是有自己的故事的人。海明威用几封骑兵和自己的姐姐、未婚妻的信,却给我们讲了一个忧伤却又戛然而止,同时又充满余味的故事。同时也把战争的残酷表现的淋漓尽致,那种身处其中之人的无力感,战争的压迫感似乎正悬在我头上,挥之不去。
就像罗伯特所说,战争把个人变小了,让人没有了个人。但是我却从罗伯特的每一次内心对白中看到了千千万万个身处战场的人,他们不再是战争的炮灰,他们在我心里变得有血有肉,变得很近很近。
我好几次沉浸在罗伯特的回忆之中。在没有这场战争之前,他是个大学教授,他喜欢看书,早上起床爱喝一杯咖啡,要读报纸,偶尔待在咖啡店里,一直写些小说……他想到这些看起来寻常无比的东西时面对的是漫长没有尽头的战争,他讨厌战争但是他又不得不投身入战争,还是那个悖论。
他投入战争最开始是信仰和进步追求推动的,我记得他描述的那个场景,那种站在教堂仰头看窗外阳光的眼神,那阳光落在他脸上的感觉,他投身的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光荣自豪。
可是和信仰对抗的还有人性里最美好的善良。这种对抗在安塞尔莫身上最为强烈,他作为天主教徒的善良和追求信仰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相悖的,他不愿意杀人但是他要为信仰而战。
我才明白并不是每个战士都乐于杀人,是战争让他们不得不放下自己人性中最没有理由的善良。所以我说我是不懂战争的,也是那个时候我开始去想象那些站在我们对立面的敌人,我不再对他们抱着满腔愤恨,因为我知道,他们和我们一样,他们里面也有害羞的小伙子,他也有未婚妻在家乡等他归来,他的整个家庭都在等着他回家。
我们在这个故事里看到他倒下,吐几口鲜血不说一句话,从此和这个世界告别,可是在他的故事里,那些在乎他的人却在等着他的信儿,把他的故事延续着。
他和她的为未婚妻与罗伯特和玛利亚的爱情一样动人,一样值得我们感动、歌颂。
罗伯特和玛利亚是这个故事里最温暖又最伤感的故事了,我也许是海明威能给罗伯特的最好的礼物了,有了玛利亚,罗伯特在这里的随后三天终于让他的一生完整了;有了玛利亚,罗伯特的灵魂也有了栖身之地。我脑中始终响起罗伯特温柔地叫着玛利亚,兔子、小兔子、兔子,那么温柔。
其实从罗伯特来到这里,又或者是比拉尔看过他手相之后的表情,或者是面对聋子被袭击,还有巴勃罗偷走引爆器等等是都让他看到自己的生命了剩无几,但是有了玛利亚,他一次次告诉自己,够了,已经够了,整个生命都完整了。同样,有了玛利亚,他才有了更多的期望,想和她一起去马德里,想和她在旅馆里做爱,想和她结婚……那么多的事情、那么多的期待让他讨厌即将到来的死亡,让他更讨厌身处其中的战争。
可是他终究还是坦然接受,终究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那看不到的但是终究会到来的人类的幸福。
我在这书里看到了那么多人性里美好的东西,也看到了那么多战争的残酷。但是最令我难忘的是即使要和那么多的东西作斗争,但是他们仍会选择自己的信仰,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每个人都有灵魂,也都是在为信仰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