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上一集说到:关于削藩的政策已上报到汉景帝手上。开始皇上也很犹豫,真实行起也大难了。动了诸候们的利益。甚至有少数诸候会出来拼命,弄不好会影响中央的根基。所以必须慎之又慎!
汉景帝与他的老师晁错自己也已预见到,削藩的困难和斗争不可避免。虽然中央政府研究过多次,但还没有形成最后的决议。一旦把削藩的事,列为头等大事,那必须要有一套专业的领导班子。开弓没有回头箭,后来经过商量,决定由皇帝的老师晁错来牵头。
中央这次下决心,实行这样的严厉的政策,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同时要改变祖制遗留下来的老规矩,必须会引起诸候王的不理解。或者挑起事端,造反和叛乱都有可能,这些都在预料之中。
那作为汉景帝的老师明明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晁错对汉景帝说:“皇上:吴国的诸候王刘濞很久以前就产生了谋反的想法,加上皇上在做太子期间打死了他的儿子。刘濞一直心怀不满,意见已经无法化除。削藩的事,您削藩他会反,不削藩他也会反。迟反不如让他早反,他现在反,其危害要小得多。等他做足准备再强大的时候,那时就来不及了。削藩的事不能停,刻不容缓。”
汉景帝觉得老师说的话,很有道理。所以,一面做着削藩的筹备工作,一面做着防叛乱的预防工作。其实汉景帝心里也有谱,估计到有几个诸候王,会乘着削藩的机会,挑拨离间,鼓动叛乱。必须做足准备,欲知汉景帝在那些方面做了准备,是否会行之有效?另外又是那些诸候国王参加了叛乱?请看续集故事(13)。未完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