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烟火日常里,我们总盼着家人过得好,有本事、能赚钱,本是为家添彩的幸事,可有时,这份“本事”却悄然变了味。我是家中大姐,看着弟弟如今有了本事,能赚钱了,本应是欣慰的事儿,可他对我们的态度,却像根刺,扎得人心里难受。
今天,从老家来的侄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哭了,好久都不去弟弟家的我去看看,弟弟一家住新房去了,妈妈和侄女在他家住。妈妈说做蒸面条,让我们就在他家吃,我不去。后来回家后,侄女和表弟回去了,我带着侄子和女儿去他家,下午他们一起出去玩。翟海莹也回了家。我在那儿吃了面,以往,饭后收拾的活儿基本都是我在做,可这次,我没动,妈妈和侄女收拾了。弟弟瞪着眼指责我,说在别人家吃饭就得帮忙,哪能嘴一擦就不管。他忘了,以前他媳妇在时,吃完饭拍拍屁股就走,从没收拾过;也忘了,我这些年为家里默默做的那些事,洗菜、收拾,从不说累。
吃饭时,气氛更是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恬恬离开桌子去拿水喝,就被他质问“还吃不吃饭”,你跑啥哩? 本是好久没凑一起的家宴,却被他搞成了“批斗会”。我们渴望的家人团聚,是温馨、是理解,不是这样无端的指责。
在家人面前,本事不该是用来指责亲人的“武器”。能赚钱是努力的成果,是为了让家更温暖、让亲人更安心,而不是借着这股“本事”,把家人的付出都否定,把相处的氛围都破坏。
家人是什么?是风雨里相互扶持的依靠,是困难时不求回报的支撑。不管有多大本事,回到家,都该卸去在外的强势,捡起对家人的包容与爱。别让本事,成了刺伤家人的“刺”,别让好好的家,因为无端的指责,没了本该有的温度。希望弟弟能明白,家人需要的是他的关心与理解,而非居高临下的指责,让我们重新找回那份属于家人的温暖与和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