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端午节

早上起来,天还是有点凉,门前刨出来的一小块地里,南瓜花开了,含着露珠,金黄金黄,一只肥硕的黄蜂,趴在花心,细细的毛茸茸的腿上占满了花粉。远处池塘青蛙有一搭没一搭地叫着。

算黄算割凄惨地叫着,从东原飞往西园。这是收割的季节,但是也是端午送节的日子。

一大早,憨憨按照媳妇吩咐前去宋村杨家买粽子。原上本是产麦区,一辈子难得见到水稻,也难得有点大米粘米。更不用说包粽子过节,但是偏偏这个地方却风行出嫁的女子给娘家送粽子。杨家大概是外来户,迁入此地时带来了包粽子的手艺,因而他们家世世代代也就做了这个独门生意。

憨憨赶到杨家的时候,前面已经有些人,也有人抱着几个粽子从拥挤的人缝隙挤出来,一路走一路打着招呼。大家乡里乡亲,有些还沾亲带故,见了面不招呼人是要被挑理的,那样在村子里不好活人。看着一兜又一兜粽子被别人心满意足地买走,前面有站着那么多的人,憨憨不免有些担心起来。前面的买几个够送礼就行了,给我们也留几个。礼物应声,你放心,今天报的多,大家都有都有,不要着急,等会就好。这是卖家的话。虽然得到这个答复,但是憨憨仍然不放心,万一粽子被别人卖光了,自己岂不是要受老婆唠叨,她最受不了这个。再说农忙时节,农事紧也耽搁不起。

于是他不无担心里朝内屋看去,宽大的厨房里,一口大锅中粽子在沸水中翻滚着,案板旁边坐着两个妇女,在低着头用粽叶先放进一些泡软的白米,然后再加进两个红枣和一些花生,一头用牙咬紧,一头用力的缠绕着粽子,形成一个菱形,然后一段线绳把他扔进一个洗衣盆大的绿盆,等着下一锅再煮。中间大锅前面一个小丫头正在拉着风箱烧火,整个厨房雾气腾腾,看样子存货,应该可以,不虚此行了,他们手忙着,但是嘴也没闲,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他们在谈着今年的原料,又涨价了,今年的手工费也比往年要贵,但是生意还是要做的,这十里八乡就这么一家子,大家照顾他们生意这么多年,也不忍心让大家失望,虽然他们知道现在钱的来路很多,但是他们还是坚守着早早的进货,早早的准备厨具,找找四处打听,找人帮工,虽然生意一年比一年难,但是他们还是要坚持下去的。

一个本来是纪念蒙冤受屈跳江而死的诗人的节日,几千年后,偏远的乡村,虽然节日是延续下来了,但是和那个叫做屈原的,没有一毛钱关系。屈原大概不会想到,在他去世几千年后的老秦国一个个普通的农家人,在吃粽子纪念他。

到了日头升到头顶,东家西舍得母鸡欢叫着报告下蛋消息的时候,厚重的门吱呀一声,媳妇知道,憨憨买粽子回到家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