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那个夏天,是我人生经历中最无力的日子,第一次感觉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怎么都没有用。面对儿子的状态,还有我们之间岌岌可危的亲子关系,让我觉得比上一年面对癌症还难。
那个贴心照顾我的孩子不见了,他对我爱搭不理的;那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不见了,让他干什么都不乐意,我们说东,他偏要往西;那个学习优秀自觉的孩子不见了,宁愿躺在床上发呆也不想写作业。
所有吃的,穿的,玩的,用的他都不感兴趣,像行尸走肉一样的活着,生活中找不到乐趣,也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唯一能让他露出笑脸的是和电子产品在一起的那一会,那些在我看来很无聊的动漫,那些我担心不健康的小说,还有那些我严防死守,让我特别恐慌的游戏。
看着那个我越来越陌生的孩子,我的内心抓狂,焦虑,恐惧又不知所措。试图用更严格的管控,二十四小时盯着他的方式来把他拉回正轨。
说教,我们一开口他就会说知道了,然后一切照旧就没有然后了;逼迫,他回房间干脆把门说起来;打骂、羞辱,他默默地承受。用自己妈妈和病人的身份,用爸爸的辛苦让孩子内疚,他可能听了之后会有所触动,第二天又做不到了。我很迷惑,这些以前这些方法都曾经见效过,可这一次却失灵了。儿子并没有如我所愿做出改变,反而越来越麻木,随便你们怎么样吧!反正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一无是处。
我的挫败感和无力感,让我很感觉面前就像一个万丈深渊,我怎么努力都无法跨越,实在不行只能和孩子一起跳下去。
情急之下,我逼着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希望能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心理医生能让孩子幡然醒悟,一下子就变了,从此好好学习,好好听话。
始终保持沉默的儿子让心理医生也很无奈,只是通过卡牌了解到孩子的负性思维和我完全一样,内心充满了焦虑,担心和恐惧。
有一张牌儿子觉得就像是妈妈二十四小时盯着他的眼睛,让他无处可逃。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孩子的痛苦,我的心里也有一双眼睛,那是妈妈带着关爱的眼神,可我却想逃离。
前期的各种学习中,我总是摇摆不定,觉得管严了不行就放手,放手没看到效果,我又开始严管。这一次,心理老师让我看到了孩子,理解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力感。
孩子也想做好,想得到父母的认可,想努力学习,可长期的打压和挑剔已经让他没有了自信。
留守在家的日子,他是那么的渴望得到父母的呵护和爱。被同伴排挤欺负了只能自己默默地哭泣,还要骗自己爸爸妈妈需要赚钱供我上学;想要什么也不敢说,反正说了也没用,没人在意他的需求于,渐渐地,孩子觉得是自己不够好,他的内心开始越来越封闭。
好不容易盼到爸爸妈妈回来,他们只关注学习,关注哪些事没做好,整天都在挑毛病,忙着帮忙纠正错误。
上初中后,优秀的成绩单让父母和老师都很高兴,让儿子觉得我也还是有用的。这也是导致后来学习压力过大,以致于学不下去的主要原因。当人生只有唯一的选择时,他害怕失败,因为失败就意味着我不行,我的人生就失败了。
进入初二后,我生病了,这也成为压倒儿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在努力付出爱的同时,内心也越来越匮乏,越来越无力。
他非常想做好,不让妈妈操心,可当他做不到的时候就会特别内疚,同时又因为怕我操心什么都不敢说。小小年纪的孩子一直在负重前行,却没有人看到他的努力,他的挣扎和痛苦,更没有人理解他的行为,每个人都只觉得他应该如何如何,每个人都有权利指责他。
不接纳这样的自己,内疚成了捆住孩子的绳索,让他无力前行。
初三的一天早晨,儿子因为睡过头(是我故意不叫他,想逼他自立)早上迟到,他当时特别恐惧,不敢去学校,后来我给老师打电话,请假说是因为我带他去买感冒药导致的迟到。
这一次我感受到了孩子的恐惧,原来他每天都谨小慎微,生怕自己犯错,生怕自己不够好,每一天都很紧张,这样的儿子让我特别心疼。
读书以来的第一次请假,第一次迟到让儿子积压的情绪暴发了出来,他再也不想上学。可他又非常明白,这个年龄的自己除了上学没有其它路可走,他只能逼着自己去学习。
压垮他的不是成绩和分数,而是长年累月的紧张,担心,焦虑。不被允许犯错的孩子,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强,一直在死撑。内心渴望肯定,渴望接纳,渴望爱。
而不懂教育的我却认为,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才是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有好成绩,将来上好大学,才会有好的未来;帮助他改正缺点,才能让他少犯错,少走弯路。
我把儿子当做是自己的一张名片,孩子优秀就证明我是一个好妈妈。一直以来,我的眼中没有孩子这个活生生的人,只有对错,好坏,只有应该和规则。
走进尹建莉父母学堂,我如饥似渴的参加各种学习,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妈妈。
在这里,我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和自由。对儿童心理成长规律的学习,让我更清楚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这时我才真正的读懂了孩子。
看着内心痛苦挣扎又无力的儿子,我的内心充满了心疼、内疚、自责,后悔自己为什么那么无知,如果我能早点学习,孩子也不会受那么多苦。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过去也无法再重来。我只能用爱重新养育自己和孩子,学会去接纳,去允许。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成长虽然带着深深的痛,但也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的改变也带来了孩子的改变。
如今,我不再是那个时刻盯着自己挑剔的妈妈,而是儿子的休息的港湾和安全基地。孩子累了,痛了,无力的时候都可以在我这里被看见,被接纳,被理解,得到支持。
挑毛病,批评,指责是最容易的事,也不需要学习,有时还能看到及时的效果。读懂孩子,理解孩子,给孩子爱和自由却很难。
想培养一个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其实很容易,想要孩子拥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去绽放自己的生命之花却很难。
我们都很爱孩子,希望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可是爱的方式不对,有时也会是伤害。在孩子小的时候抱紧他,让他感受到爱和亲密;在孩子需要独立,发展自己的能力的时候放下他,支持他走向独立;在孩子想要自由飞翔的时候别管他,信任他,给他自由和空间。
尹老师说:母爱的最终走向是分离,我们都需要得体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