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于《中庸》和《大学》《论语》的关系
首先,从作者来看,《论语》的作者应该是包括曾子在内的诸多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大学》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曾子,《中庸》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子思子。这本身就有一种传承关系。
其次从其内容来看,《大学》和《中庸》都是对《论语》的升华或延伸。在《论语》通识时,我们反复说《论语》的每句话单独看都具有人生哲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每篇又有一个主题,20篇的主题组合,就是《大学》和《中庸》要告诉我们的精华。《大学》《中庸》的思想与《论语》结合在一起,就像一栋大厦,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来审视,都非常完美,不可分割。这栋大厦,以《论语》为基础,《大学》在此基础上,提纲挈领,进行升华;《中庸》再抓住核心,予以拔高。
《大学》《中庸》在洗涤心灵、安顿生命等方面,都有其非常独特的价值。大学之道的核心是教化,教化自己,教化别人,引人向善;中庸之教的核心是以中庸之道安身立命、普济众生,强调时中、用中,存中观、行中道而不偏颇。
如果把《大学》《论语》《中庸》三部经典,看成一个人体的话,那么,《论语》就是这个人的血肉之躯,用通俗化生活化的语言,让那些道理更易于被人接受,看上去十分丰满。《大学》则是这个人的骨骼,是撑起整个人的框架。而《中庸》则是这个人的灵魂,是“道心”,就像大脑和经络。
所以,《三字经》说:“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朱熹也认为读“四书”的顺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处。”
《论语》中讲到“中庸”很少,只在《雍也篇》讲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子路篇》讲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在《尧曰篇》讲到“允执其中”,此外,在《先进篇》讲到“过犹不及。”讲的虽然少,却是《论语》的灵魂,整部《论语》都不离中道。
之所以最后读《中庸》,以尽其精微。就是因为太微妙了,妙不可言,达到了天、地、人三者合一的最高境界。就是因为《中庸》是《大学》工夫论的体现与深入,所传授的是儒家的“心法”,也就是一种精神修炼的技艺或方法。
五、关于“中庸”一词的含义
《中庸》在被收入《礼记》之前,本没有《中庸》这个书名,只是为了编排《礼记》的方便而增设了篇目之名。
关于“中庸”一词的含义,一般认为,是指中和之道在修身实践中的应用。“中”是指“中和之道”,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们的各种感情未曾发生,或者说没有表现出来,叫作“中”;而一旦发露出来而又都合乎时宜合乎合义,就叫作“和”。所以,中庸就是指导人们在修身实践中恰当地进行思考,并付之以行动的道理。
关于“庸”的解释,历来有三种:
一是郑玄的“用”。郑玄注曰:“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就是讲“中”与“和”的运用、作用的。
二是程颐大程子的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就是不偏,不偏激;庸是不变的、永恒的道理。
三是朱子的解释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就是日用平常,平凡、普通。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平平常常的、随处可见的,但一直发挥作用的人生规律。
如果用郑玄的观点,《中庸》就是讲方法论的;按程子的理解,《中庸》就是本体论,讲抽象哲学的;按朱子的理解,《中庸》就是讲修行修养的。
由于先贤们的解释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太纠缠,可能谁讲的都对,也可能谁讲的都不对,尤其是我讲的。
【后来,朱子自己在讲学中对此的说明是:“问:中庸名篇之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先生曰:他所以名篇者,本是取时中之中,然所以能时中者,盖有那未发之中在。”(《朱子语类》,这里朱子又取“时中”的“中”,注意的是“中的”之“中”,不是折中之“中”)。
又说“中庸之中是兼已发而中节、无过无不及者得名。”(《朱子语类)
“时中”“未发之中”,都指的是圣人境界。可见朱子说“无过无不及”,是指圣人的人格境界的体现,并不是“和稀泥”。】
综而言之,《中庸》讲述的是天、道、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天所给予人的秉赋叫做“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修明此道并且加以推广叫做“教”。或者说是:君子以天命为本,以礼为用,无为而天下平。无为即中,天下平治,在日用平常之间,即庸。
中庸之道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基本价值理论,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毛泽东评价说:“这个思想的确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毛泽东书信选集》146-147页)
由于时间关系,本次初识,或者说是初通,只对重点字词作简单解释,重在疏通文意,剖析脉络文理,还希望大家多读原典,多看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