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新年有了很多值得人们记住的瞬间,不管是疫情爆发还是人间大爱,都值得铭记于心。
十年,三十年能改变什么?能改变的是这个社会的期盼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从寒假开始,就捧起了书,成为了一个读书人,总想着在下一个灾难面前,我们还能够大张旗鼓地砥砺前行,毕竟多读书始终都不会有坏处的。
它总会让你在乱境中找到一丝一丝还停留着的光明,是一种方向亦是一种可贵的救赎。
在过年之前,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一年最少读12本书,合着每个月读一本,还要不断地深化自己的内涵,每次读完都要写读后感。
读书,早就应该做了,只是断断续续地,不见章法,也没有什么留存下来的证明。
以前是因为读的少,也不在意,读完更多时候就是遗忘,遗忘在角落,遗失的是记忆里的星河。
这次给我带来璀璨印象的是—“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塞尼写的这本书让我触动最深的是书中哈桑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以前读书都不关注作者,我给自己的定义一般都是盲读,什么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了每一次的盲读,可想而知,单纯地只是看书中内容的时候,并不能记忆全部。
当然这种方式,一般情况下,也不能做到感同身受,对故事更好的解读。
这本书讲述的是阿米尔二次救赎的故事,第一次他面对自己的懦弱,逼走了自己的兄弟哈桑,第二次,同样的事情发生了,他开始直面曾经的自己,最终救赎了自己也同样救赎了哈桑的儿子。
生活永远不是彩排,不能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就像这次突如其来又早有预兆的疫情,早点抉择反而会有更多的时间能留给最亲近的人。
再多的后悔都不能挽回这场愈演愈烈的局面,只能期盼剩下的每次抉择都能本心出发。
生活给予我们的不仅有幸运还有不期而遇的灾难。
阿富汗的战争是故事的主人公不能避免的,哪怕远离家乡,最终背井离乡,但是曾经自己的懦弱犯下的错误,终究还是会在之后还之于报复。
就像阿米尔的爱人迟迟不能怀孕,就像秘密暴露之后总是让人难以接受,残忍又美丽。
人性在这些面前又该是什么样子呢?面对恐惧的人又是怎样的呢?
是坦然接受这一切的安排,还是奋起抵抗住住所有的阴霾?
即便再怎么希望,上天也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让我们重新再来一次,让人们都重新活一次,在疫情当中逝去的人们,也没有再生还的可能,这真的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没有人愿意输,更没有人愿意把性命寄托在天,命都想抓在自己手上。
阿米尔在作者笔下,还有机会再次面对自己小时候的仇人,还有机会再次救赎自己,虽然一开始是犹豫的,胆怯的,甚至是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
事实上,人心都是肉长的,更何况知道真相之前的阿米尔,本就善良啊。
没有放弃自己的侄子,没有在意自己曾经的曾经是多么懦弱,在懦弱面前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兄弟,看到那么残忍的场景,却没有出手,因为害怕着自己的安危,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这段往事都成为了他的一块遮羞布,触碰不得,也终究割舍不掉。
亲情,友情都摆在那里,做不到熟视无睹,做不到放弃,挣扎着想要救赎自己的人生是有多么的痛苦?
没有一天的梦里是宁静而美好,因为痛苦,所以每一天都充满了懊悔,想要忘却却终不可得。
这些天的在现实生活中,总想着每天睁眼醒来,昨天的一切都是梦,每天上涨的人数都是一个简单的数据而已,不是真的。
可是,这个念头无疑是我在自己骗自己罢了,鲜红的数字摆在面前,甚至武汉从红色变成深褐色,慢慢变黑,一个本该樱花盛开的城市,却演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还有更多无辜的武汉人,受着社会的打击,挺着迷茫和最终谁都不知道的结局前行着,总觉得应该干点什么,可最终却很无奈,好好呆在家里成为了最有利的帮助。
以前觉得“世界和平”这个愿望太过于遥远和不现实,后来2020年的除夕,我还是默默许下了这个愿望,不管结局怎么样,只盼一切安好。
人,总要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承担它应有的后果,好的也罢,坏的也罢。
最重要的是有承担的勇气,希望这场“战役”过后,我们都能庆幸,庆幸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庆幸我们都还活着,活着就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