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视野狭隘,很少接触除自己国家,临近亚洲国家,少数欧洲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这部电影有震撼到我。它似乎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励志喜剧片,更像是一部启迪片。 一部好的电影总给人心灵上的冲击。
原来在印度的国度里,女性地位如此不被重视。原来在大部分印度人特别是男人的眼中,女性似乎只能充当家庭主妇这个角色。没有自由,没有太多安排自己人生的权利,甚至在14岁就要面临出嫁,接着便是不断完成洗衣做饭生孩子照顾家人的任务的人生。 在影片开头,想要为自己国家夺得金牌的父亲偶然发现两个女儿具有摔跤天赋,于是便开始对她们进行严苛的训练。在女儿们第一次试图反抗的时候,爸爸剪掉她们珍爱的长发,最初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对爸爸的做法有点不理解,甚至觉得他剥夺了两个女儿的自由。后来在听了另外一个和吉塔姐妹俩同龄女孩的自白才明白原来爸爸的做法正是要利用两个女儿的天赋解放两个女儿的生活。 若不是摔跤恐怕她们也要像大多数女孩儿一样无法拥有“自由”生活。
头发这一元素在影片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剪掉头发更像是一种讯号。它告诉人们女孩也可以和男孩子在摔跤场上公平地竞争,它象征巴塔姐妹俩的倔强和不甘示弱。巴塔在体育学院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在接触了那个山村以外的华丽世界后,她留了长发,回到家里之后,爸爸对她说:“留了长发了啊…没关系。”但是爸爸知道巴塔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头发影射的是巴塔的内心。
同时巴塔对父亲的训练方法提出了质疑,并在与父亲的较量中打败了父亲,这一结果更让她坚信教练的训练方法是先进而有用的。但其实父亲只是输给了年纪,身体大不如以前了,而那个强烈要求巴塔忘掉从前所有的训练方法的教练只是一味地追求奖牌,没有了解每个训练员的强项,单纯地灌输技巧知识。而爸爸则对巴塔的体能,强项等了如指掌,并提出针对性地有效的训练方法。
父爱是深沉的,他没有当着巴塔的面告诉她一大堆道理,他知道有些道理得需巴塔亲自去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很多种诱惑与阻碍。安逸的物质享受,他人的质疑与讽刺在巴塔摔跤的路途中都出现了。她虽在过程中因为诱惑偏离了航线,但幸好有一直关注和爱着她的爸爸,妹妹,爸爸在她坠入迷途之时叫醒了她,并提供给她最有用的帮助,也因为她骨子里的不服输与坚韧,终于她成了第一个为印度拿下摔跤运动项目的世界冠军。 在最后一场比赛中,爸爸因为被骗没能观看女儿的比赛,当然也无法像从前一样给女儿做指导。这有点像现实中的人们,曾经我们是在父母,老师的庇佑下慢慢成长,但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不同的,别人可以为我们指路,但路却只能靠我们自己走。该走的路一步也不能少。 而巴塔也领会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爸爸曾告诉巴塔终有一天我不会在你身边,有些事终究得靠自己。在比赛的最后几秒,巴塔的耳边一直回响着父亲的教导:“得到五分的机会是很小但不是不可能。”对,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一定不可能呢。凭着努力与坚持,巴塔成功了,全世界都为她喝彩。
在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惹人发笑。那个所谓的国际专业教练在巴塔比赛的时候在旁边使劲地指导,当他让巴塔必须防守的时候,观众席上的爸爸则笃定地让巴塔进攻。而在决赛的时候,他又不停地让巴塔要进攻,而爸爸则让巴塔坚持防守。而事实证明爸爸的指挥是正确的。这一鲜明的对比着实打了教练的脸。
确实,那位专业教练更像是一个不懂摔跤的外行人。在 他的眼中,只有他所认为的技巧才是打败对手的法宝,殊不知,再好的方法也得因材施教才行,技能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有时候,一个人成长的好坏与教育他的人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电影上演的虽是别人的人生,但能传达现实意义的都是有价值的。
我们的现实生活的节奏已经够快了,不妨借电影慢一回。回味回味过去,思考思考当下,然后继续在人生的路上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