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八部金刚功练习分享:意念成像,置于当下,心无旁骛,持而恒之

前几天体检,困扰很久的脂肪肝基本消失,但也新增了其他小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问题主动找来,唯有夯实身基,放空思虑,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保持心身健康。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能主动防御,被动接受。事前准备,事来应对,事过无痕,切不可有任何侥幸心理。

看到不少功友反馈练功效果不佳,也有说八部金刚功无需意念,随意便好,张至顺道长也教导我们“道法自然”,“自然”就是不人为干涉,顺其自然。我赞同道法自然,却不认为不需要思考和意念。

意念,或者说人的“念头”是活跃的,心随念转,即生即灭,无论是否在意,它都存在并影响着我们的活动,包括练功的过程。除非是静功有所成,心念合一置于当下,或者精神高度集中,才能心无旁骛,顺其自然。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暂时做不到这一步。

八部金刚功身心双练,主要是疏通经脉,调理身体,同时也能静心养神,调养心性。下面,分享点心得。

一是心态“自然”,但不“随意”

在练习过程中,动作要到位,虽然百人百样,但不能五花八门,过度偏离道长的动作,自创套路。不能过度强调“自然”,变成“随意”,过度的随意容易闭门造车,误入歧途。

如果说“自然”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不做可能会更“自然”一些。道长所说的“自然”是天道自然,而不是出于个人欲望的“随意”。这有点类似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而然。

这是一种谨慎的心态,并非强调过度的演绎。

二是意念成像,置于当下

八部金刚功的八个动作,各有侧重和作用,每一部的动作各不相同。我们稍微思考一下,自己脑海中是不是会有八个意象,也就是图像类的形象。

第一部:双手平推,上举;第二部:躬身向前,双手掌根靠紧,上提;

第三部:双手上举下按;第四部:以手臂为弓,意为箭,劳宫穴射出;

第五部:双手前摆后插;第六部:转身后扫;

第七部:左右三点头;第八部:两顿三连,踮脚跟。

动作熟练后,脑海中过一遍,身体也会有反应。这是长时间练习,生成的意象,慢慢就能形成肌肉记忆,让动作脱离意念的指挥,成为下意识的自然行为。

每个人的理解不同,练习习惯不同,形成的像不同,受益也存在差异。练习过程中,心念没能置于当下,效果会大打折扣。

比如第一部:双手插顶利三焦。要意识到,双手的动作,平举变立掌后,双掌稍微外推,用心感受一下外推的张力,双手上插后,意识随之而至,感受上插之力,双手与脚的对拔。

第四部:左肝右肺如射雕。感受张弓射雕的拉弓之力,箭头从劳宫穴射出的感觉。

每一部都有各自的感受,如果片面追求速度,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心有杂念,不能置于当下,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三是灵活多变,持之以恒

练习贵在坚持,日久见功效。如果效果和坚持相冲突的时候,我建议选择坚持。我常有累、乏和不想动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快速度或者降低难度,慢慢进入状态。

身体累的时候,就少用力,或者不用力,只要动作不变形,不敷衍,可以适当减弱力度和遍数。或许,练着练着就来状态了,练完后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最后:别为不练找借口,只为练好想办法!

祝大家都有好身体,好心情,愉快每一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