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杂谈(12)痰湿之体
黄岐之
(一)
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的运行、输布、传化失调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的因素。四者皆为阴邪,具有阴邪的一般性质。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中痰、饮、水三者的区别是: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
痰湿,是指消化系统运化失调,对水在体内流动的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生冷饮料等使体内的津液骤停而形成的内湿。
痰湿的临床表现大多是形体肥胖、四肢会有浮肿、舌体胖大、苔白硬、容易四肢困倦、乏力、痰多、还会有关节酸痛、肌肉麻木。
痰饮的临床表现一般会出有:形体消瘦、胸闷、脘腹胀满、会有呕吐、大便不成型,有些还会有背部寒冷、头晕、心悸、气短等等症状。
痰湿和痰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两者都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并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痰饮不仅指从呼吸道咳出来的痰液(有形的),更重要的是指痰饮作用于机体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无形的)。
痰湿和痰饮,可以相互转化兼并,难以截然划分。《四圣心源》日,“在上之痰,半成湿热,在下之饮,纯属湿寒。”
(二)
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
痰湿体质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
痰湿体质的人常见表现:
1.体形面色: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浮肿,按之凹陷,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面少血色,白中常发青,且少光泽
2. 舌头:舌体胖大,苔滑腻,舌苔白腻或甜,舌边常有齿印成排
3. 口手和脚: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
4. 感觉及睡眠:人体好倦缩,手足冰凉,胸闷,痰多,容易困倦,有关节酸痛、肌肤麻木、肠胃不适
5. 脉象:脉濡而滑
6. 喜好: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喜食肥甘甜黏,夏天好过,冬天难熬
7. 大小便:大便不成形,一泻为快;夜尿多而色清。
8.性格温和,处事稳重,为人恭谦,多善于忍耐。
(三)
导致痰湿体质形成的原因有先天遗传或后天饮食口味过重,损害肾脏功能,促成痰湿体质。空气污染、长期伏案工作,使肺饱受损害,功能减退,引起水液运转不利,导致痰湿。脾主运化水湿,脾的功能减退会促生痰湿。嗜食肥甘油腻的食物,暴饮暴食、贪图凉食,依赖减肥药,都会伤害脾胃功能,加重痰湿。肝气郁结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也会促生痰湿。
痰湿体质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痰湿体质者易患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代谢得合征,易患慢性胃炎、结肠炎、梅尼埃病、颈椎病、体位性低血压和顽固性痤疮、囊肿、痛风、冠心病。女性易月经延后,甚至闭经,男性易不育。
(四)
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有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或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或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诸多因素产生痰湿各证候,治疗大法当燥湿化痰。中药方剂可咨询中医生,对症施治调理。
痰湿体质的调养原则是健脾祛湿,注意以下方式的预防保健。平素注意调护改善痰湿体质,防止疾病发生。
1.饮食调理 饮食对脾胃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一日三餐要规律饮食,尤其注意早饭一定要吃,食物以健脾祛湿为主。痰湿体质的人平时吃饭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腻的、咸的无利于脾的运化。最好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多样化的食物。每餐七分饱,不要暴饮暴食。戒酒,进食速度不要过快。
宜吃: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偏温燥的食物,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白果、扁豆、红小豆、蚕豆、包菜等,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香菇、海带、冬瓜,芥菜、韭菜、包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生姜、木瓜、山药、栗子,粳米、小米、薏苡仁、玉米、芡实、豇豆、薏米、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海参、鲍鱼;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槟榔、佛手、鹌鹑、栗子、杏仁霜、莲藕粉、茯苓饼。
忌吃:饴糖、石榴、大枣、柚子、枇杷、砂糖,肥肉及甜、黏、油腻的、寒凉的、酸涩和肥甘厚味食物。
2.生活起居 痰湿体质者,常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多痰、浮肿、睡时鼾声如雷等,在养生方法上应多注意在平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加强运动。痰湿体质者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避免湿邪的侵袭。嗜睡者应逐渐减少睡眠时间,多进行户外活动,享受日光浴;洗澡应洗热水澡,程度以全身皮肤微微发红、通身汗出为宜;穿衣尽量保持宽松,面料以棉、麻、丝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为主,有利于汗液蒸发,祛除体内湿气。
3.心理调养 痰湿体质者,性格温和,处事稳重,为人谦恭,多善于忍耐。保持心境平和,及时消除不良情绪;节制大喜大悲;培养业余爱好,转移注意力。
4.运动养生 痰湿之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气功方面,以站桩功、保健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功法。
5.四季养生 夏季少用空调,少食冰镇食品,多吃生姜,穿麻丝绸,适当晒太阳,秋冬季节少进补。
(五)
痰湿体质的人除日常生活及季节保养外,还可以结合中医的其它方式保健。
1.药膳。消暑汤。功效:清热化痰、祛暑利湿。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米、佛手、菖蒲、莲子各等分适量。制作:将上述材料加入锅内,加开水10碗慢火煲约2小时,加瘦肉类煲亦宜,用盐调味食用。
2.药粥。菖蒲薏苡仁粥。功效:清热化痰、祛湿解暑。材料:菖蒲15克,佛手10克,云苓30克,薏苡仁6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制作:把薏苡仁、大米洗净,将浸泡好的陈皮、菖蒲、云苓入净布包起,煮粥,待熟后加入冰糖,拌匀即可食用。
3.药茶。干荷叶15克泡水,代茶饮。
4.艾灸。腹部、背部、下肢各取一个穴位灸,不要太多。可选中脘、水分、神阙、关元、阴陵泉、足三里、脾俞、三焦俞。一般灸引皮肤发红发烫。
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四圣心源》曰,“百病之生,悉由土湿,是以多有痰证,……。原因土湿阳虚,气滞津凝。”病因脾失健运,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产生痰证。是脾湿阳虚,气滞津液凝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