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其中对孟子最著名的观点:“人之有四端”-仁义礼智所发自“不忍人之心”颇有感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在遇到相应突发情况下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是无法掩饰的,是发自一个人最善良的内心体验,这也是孟子所讲人性向善的根源所在,由此所延伸出人与动物最大区别就是人之有四端,这四端就是良知的基础。
原文如下: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大意是: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同情他人的心理,古圣先贤也一样有怜悯同情他人的心理,所以才实现怜悯同情老百姓的政治。如果我们以怜悯同情的心来实现怜悯同情老百姓的施政方式,那么治理天下就好像运于鼓掌之中。
所以讲每一个人都有怜悯同情他人的心理,今天我们见到一个小婴儿马上就要掉入水井之中,相当危险了,怎么办?我们会立即升起一股惊恐同情乃至义无反顾去施救的心情,此时此刻,我们并不是小孩子的父母,我们也并不是想在乡党朋友博取好名声,我们也不是厌恶孩子的哭声而不得不去同情施救。
由此看来,没有怜悯同情之心的,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之心的,没有谦让之心的,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怜悯同情之心,就是仁的发端;羞耻之心,就是义的发端;谦让之心,就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就是智的发端;一个人内心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具有四肢一样。如果拥有仁义礼智四端,还说自己不能够做到,就是自欺欺人了,说国君不能做到,就是欺骗国君。
凡是有这四端的人,我们知道了就要继续扩充他,就像烈火开始向外燃烧,就像泉水开始涌出。如果能够将这四端扩充,就能够安定天下,如果四端不能够扩充,就连父母也无法赡养。
个人看法:
仁义礼智者四端是《孟子》最重要的思想,孔子在《论语》中着重强调的是仁义礼,孟子扩充到仁义礼智,再到后来的董仲舒在孟子四端的基础之上,再增加了“信”,因为觉得言而有信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就把孔子-孟子的为人的哲学思想进行贯通,形成影响后来2000年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后来就成了中国人作为一个君子的为人处事的基本信条,逐渐也成了全体中国人的内在价值观,从而塑造了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以及国家治理的理念。当从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理念来看到过去2500年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我觉得完全正确,是走在正道上的理念,是至大至刚的理念。没有任何值得怀疑与批判的。当然,我们对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会有不同想法,这三纲并非孔孟的原始思想,更多的是后来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需要将利用孔孟的思想进行改良,创造了“三纲”这个上下归属次序,这样有利于国家次序理念的灌输,有利于上下尊卑的利益布局,更重要的是把每一个人进行自然归类,这与印度的四大种姓制度的功能有点类似。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我们需要有所扬弃,三纲肯定不好接受,但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何错之有,这个优良的为人处事的价值观传统一定要全盘继承发扬。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88:仁义礼智
2018-8-20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