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楼洞的繁荣决定了这里的教育无比超前。据《蒲圻县志》记载:1904年(光绪30年)9月,羊楼洞设立了高等小学堂,学堂设在文昌阁;1913年,羊楼洞创办了公立女子学校。1936年1月,这里还设立了蒲圻民众教育馆羊楼洞分馆,并创办了全国少有的“羊楼洞工人教育实验区”。
羊楼洞极盛时,古镇有5条主要街道,茶庄200余家,百余家商旅店铺,人口近4万。羊楼洞设立“工人教育实验区”,与这里的茶产业和工商业的兴盛有着莫大的关系。
羊楼洞虽然繁华,但其工人(特别是女工)素质低下,陋习严重。1936年《改造(上海1936)》[创刊号]《湖北蒲圻县妇女生活素描(江卓本)》记载:“蒲圻南境的重镇羊楼洞是鄂南茶叶集中制造之处,往年销路大,订货多时,有几万工人忙着工作,现在虽是销路差了,茶厂在旺季仍是有千万的工人工作,春秋冬三季都不断有两千左右的工人,这些工人,妇工占十分之九。这一千多的女工,必须先得人介绍,工头允许,才能成为正式的,捡茶的工资以数量计,初进厂的工人每天捡得一角左右的工资,熟练工人每天花十个钟头可以捡得二角多钱的工资。也有借做工的名头,来羊楼洞卖淫的,那究竟是极少数。在工厂中,工头倒是吓人,不论女工的职位如何,他只要愿意的话,很可以在他们肉体上享受,女工们有的一夜或数夜的代价,不但捡茶可以马虎点,斤两上也可以活动活动,这一千多的女工,不识字,不读书,没有工会,仅仅为着这些许的工资长此地挣扎下去。”
1936年 《首都国货导报》[第30期]上《工商调查:鄂省蒲圻县羊楼洞茶业概况》记载:“工人智识浅陋,毫无常识,大都墨守成规,不知改良,故愈趋愈下,省立蒲圻民众教育馆,有鉴于斯,特派干员至羊,设立分馆,为工人教育实验区,首先使工人能得学识,使其技术随之进步。”
1938年《湖北民教》 [第2卷,第8期]登载《省立蒲圻民教馆近讯:划定羊楼洞为基本施教区》这则消息时,也阐明:“以该地商业繁盛,人较多,特划定为基本施教区,办理书报流通,承认补习教育,及举行演讲各事项,以期提高民智,俾得改善生活。”
在《羊楼洞工人教育实验区计划草案》开篇,也是谈到了设立“工人教育试验区”的目的:“羊楼洞镇为鄂南茶叶集散重地,工人之需教育也甚激,本馆得应令开办工人教育实验区,当即派员前往该地筹划一切,现已决定羊楼洞为工教实验区。”当然,从这个《草案》里,可以看出羊楼洞设立“工人教育实验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乡下地接湘鄂赣边区,沦为赤区者达数年之久,有些地方迄今还没有太平,这样的工业区,急迫地需要教育,当无疑问了,所以我们决定制定此镇为工人教育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