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365天,大年三十除夕夜终于在我的期盼中到来了。毕竟年三十晚上得吃汤圆呀!虽说平常也能吃到汤圆,但是除夕夜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这才是我最想要的。
可是问题出现了,准备买汤圆的时候,大侄子说他喜欢吃甜汤圆,要买甜的。小侄子又说喜欢吃咸汤圆,得买咸的。怎么办呢?专门买甜汤圆,小侄子不乐意,专门买咸汤圆,大侄子又不乐意。两种都买?买回来既没时间煮,也吃不完。
结果我爸妈因为这事又起争执,一个说:“你就不能煮点甜汤圆给我大孙子吃?”
一个不甘落后,回敬到:“你怎么这么偏心?煮甜汤圆,我小孙子怎么办?”
一个说:“小孙子才多大点,他懂什么?”
一个又说:“孔融还让梨,大孙子都那么大了,就不知道让让弟弟吗?”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语的,两个人莫名其妙又吵了起来,我站在一边满头黑线。老两口就因为这么点事情都能吵架,真是服了!
看着他们争的面红耳赤,我说:“大过年的,争不出所以然来,咱不能两种都煮点吗?”
“煮起来你吃啊!”老两口这回倒是口气一致。好吧,两国争斗,必死第三国,我估计我就是倒霉的第三国。
于是我只好退居二线,默默地坐在一边磕着瓜子看他们争。
正当他们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我哥回家了,手上提着一袋面粉,兴奋地喊着:“妈,我们包饺子吧?很久没吃饺子了,咱晚上煮饺子吃。”
“好咧!”老两口再一次异口同声道,那愉悦的神情丝毫看不出有任何争吵过的痕迹。仿佛我刚刚看的戏全是我自己的幻觉。
好吧,儿子的意见更重要。我心里默默地想。
不过我还是不得不佩服自家哥哥,让我今天又学到一招:当二者取不成一时,不妨退一步考虑一下第三者,或许第三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