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献给谁
有些日子没有正经写文章了,心中有些歉疚,但又不知对谁,故此这歉疚就显得矫情而毫无意义。
对我来说,作文或许就像六指——虽则多余,但毕竟是与生俱来,硬生生地切掉,还是会疼的。
文字于我,玩票而已,褒和贬是无所谓的,乃至写与不写也无所谓。然而,终归是写了——有人喜欢,也难免有人讨厌。这是别人的事情,由不得我。
讨厌的人,说我的文字晦暗,缺乏“正能量”,不够励志。喜欢的人,也恰恰是喜欢我的实话实说,不蛊惑,不煽情,“低沉而有力”。这是我想要的,我愿意用内在的热情,去唤醒沉睡的心。
对于励志故事和心灵鸡汤,我历来避之唯恐不及。这些东西的特点就是空洞和乏味,我也很纳闷有哪么多的人喜欢这种货色,究竟所为者何?
去年秋季,我曾应约就亲子教育问题写过系列文章。写了五十篇后,既定的计划搁浅,那些“锦绣文字”也就束之高阁,怪可惜的!近来,总听到有朋友说起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就又想起这组文章——应该晒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若能对受惑者有所启发,亦算不悖初衷。
《玫瑰献给谁》,是借了舒婷文章的标题,她也是写的教育心得,并提出“三分教育七分等待”的教育理念,很合我的胃口。等待——是建立在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之上,从而使教导和化育的过程变得美好……攻瑰献给谁?就该献给那些充满慈爱和耐心人。
我的一位朋友,在某区的文化旅游局当头儿,区里有座玫瑰园,她去过之后曾扬言:自从看过玫瑰之后,就再也不愿看月季了——未免太夸张了吧?
不过,玫瑰的确象征着诸多的美好。如今,我把它撷来献上,想必都会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