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一回到家,老爸又开始和我谈起起毕业后。
“当年和你一起上小学的表姐今年刚毕业,听说工资有4000多呢。”
我支吾着没说话。
“你那个小学同学,听说在做中专老师了。”
我低头使劲地吃饭,恨不得把脸埋到碗里。
“教师资格证考了没?”
“还没”。
“赶紧考了,毕业后回来先工作吧。”
我低着头没说话,心里却不是滋味。
沉默许久:“我想考研。”
这次,老爸沉默了。他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把女儿送进大学,终于快毕业,他的丫头说要考研。他还要盼望多久才是个头?
“我想试一次,考不上,就找工作。”我态度坚决地表明决心。
早已经记不清到底有多少次这样的谈话,每次都以沉默告终。老爸已经多次暗示,希望我回家做个老师,但我心里很清楚,那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回家做个老师,不是很好吗?受人尊敬,又有那么多假期,多轻松。”
沉默,沉默,但我清楚地听见自己心里,有一个声音在怒吼:“不!我不要。我不想这么年轻,就把生活稳定在四面环山的小县城里。”努力克制住内心的波涛汹涌,把那声“不”,和着米饭,默默地咽回肚子里。
许久,老爸降低声调说:“城里孩子有钱,你能跟他们比得了吗?”
我努力眨巴着眼睛,害怕一不小心,泪水就不争气地跑出了眼眶。假装埋头大口大口地吃饭,希望能把嗓子眼里所有的难受都咽下去。沉默啊沉默,此刻是我唯一的武器。即是我知道,这样会令我尊敬的父亲伤心,可我也只能将矛头指向他。
我不敢抬头看老爸,怕撞见他眼里灰色的失望。我又何尝不知道家里的情况?父母没有文化,全靠一双手挣生活,下面有两个小的正在上学,上面还有两个老的正在吃药,生活的开销已经压榨到最低,还是改变不了起早贪黑的生活。而我,只能狠心地看着他们的腰背一天一天衰老,却帮不了丝毫。多少个夜里,我听见父母在床上叹息;多少个白天,我看着他俩顶着太阳出去干活;又有多少次,爸妈在给自己买衣服时,厚着脸皮把价格砍了又砍,恨不得直接把衣服抢回家……这些,我都一一看在眼里。
可是,理想和现实就像心里两把博弈的大刀,你来我往,谁也不输谁。
默默地放下碗筷,转身走进房间里。
2.
“城里孩子有钱,你能跟他们比得了吗?”老爸的话一直在耳边回旋,好像天边传来的嘲笑声,一字一顿,打在心上。
我的确不能跟我的城里同学比。从第一天踏进大学我就知道,有些东西你那么梦寐以求,在别人看来触手可及。
我清楚的记得,大学刚刚开始,就有同学准备考雅思托福,可笑的是我连雅思托福是什么都不知道;专业课还没开始上,就有同学已经将一本c语言看完,而我却连电脑都没有摸过几次;从第一天进入大学,就有同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活,而我却还沉浸在“你看,我考上了211!”的虚荣中。
大学里,我发现了太多“不能比”的现象。
学生会招新面试时,学姐问:“会ps吗?”我一脸茫然地笑着说:“不会。”学姐又问身边的女生:“你会剪音乐吗?”“会,我高中时做过视频,还拿了奖。”学姐的眼睛立刻亮了,两人相见恨晚地聊起音乐剪辑。而我,只能在在空气中保持尴尬不失礼节的微笑。
英语演讲比赛时,那些个城里孩子白天鹅一样昂首挺胸地在台上和台下评委劈哩叭啦说着英语,而我却在台上紧张到双腿发抖,嗯嗯啊啊地张了半天嘴也没把准备好的稿子给说完。
……
这样的事情太多,身边总是徘徊着大大小小的高手,他们自信、阳光、充满理想,全身上下散发着万丈光芒。
在我看来,他们,是那么遥不可及,却又冥冥之中在吸引着我。
3.
我从来没想过要和别人比,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喜欢的生活。
我不想一辈子都待在五线开外的县城里,浑浑噩噩地买菜做饭、相夫教子,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我真的想去看看。
我不希望在最应该努力的年华里,把自己交付给表面安稳,躲在封闭的小县城里羡慕大都市的灯红酒绿。
我不希望将来我的孩子想去上兴趣班时,我只能一脸歉意地扼杀他的兴趣,说:“妈妈没钱,那是城里孩子做的事,咱不跟他们比。”
我希望将来有一天,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能够喝的起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仰头就能看见蓝天白云;我希望将来有一天,在心灵疲倦时,能够背起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希望将来有一天,白天离开沉闷的办公室后,转身走进家门前的那家装潢精致的健身房……
梦想那么近,那么远!
从小到大,在城里孩子背后追了那么久,终于有一天,我好像近了一点,我要放弃吗?
4
突然,手机一亮,微信弹窗,同样从小地方走进大城市的朋友发来旅行的照片,笑靥如花,是青春的独立:“看过大城市的灯火,你还愿意回到小地方吗?”
刚毕业的朋友,此刻拿着积攒了几年的积蓄,进行着毕业旅行。城市的灯光,即使对乡下孩子没那么友善,我也能看见,她穿梭在不同城市里的那份洒脱。
“看过大城市的灯火,你还愿意回到小地方吗?”我闭上眼睛默默地问自己。
我看见自己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里穿梭,和同事一起为了明天的回忆而加班加点,在某个闲暇的午后走进了一家咖啡馆……我看见那个精致而干练的自己,面对生活,一往无前。
许久,我关上手机,勾起嘴角。
我的城,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