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曹县 贾明秀
2019年11月3号,非常有幸参加山东省幼儿园骨干园长南京师范大学学习。此次培训感触颇深。
幼儿教育是培养好后一代的基础中的基础,它关系到进入青少年时期德育、智育、体育的健康发展。所以说幼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需要非常细致而又耐心的工作,也是一项极其光荣的工作。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一个立字成为了我们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之一生不断奋进的目标。通过这几天的学习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的核心思想:“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我在这里浅谈三点,教学核心、儿童心理与职业素养。邵泽斌教授《儿童精神成长与游戏化课程》,所有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学习和成长,以及如何让老师陪伴幼儿的游戏成为了核心论点。以鄙之见,首先就是要确保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还幼儿一个真正的游戏自由,从游戏中的教师到游戏中的玩伴,站在幼儿的角度用他们的思维想问题。那到底幼儿的自由都包括哪些内容呢?可以在玩游戏前探讨一下,“想玩什么,谁想去玩,游戏没有规则,”这样老师不仅可以了解幼儿所思所想,还能发挥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使老师在游戏前,尽早扫除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障碍。经过经验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由选择主题,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情节,自由选择同伴及玩具。但是,当给幼儿很多自由时,幼儿就会自己生出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那我们应该如何回应幼儿的需要?怎么回应?回应程度如何呢?我们可以从两个不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一是生成的内容是否接近课程目标。二是活动是否满足群体需求,作为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游戏中自发产生的各种内容。通过各种案例发现,幼儿生成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参与活动的人数也不断变化,一些是应该发展的内容,由于和老师和幼儿不同步,没有及时跟进,最终远离课程目标,而一些不起眼的内容却被老师睿智的回应,师幼间的互动转化为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这里动态的实施价值判断,回应策略,是保证幼儿快乐、自由游戏的关键。教师用游戏的心态,做老师,是教育的提升,逗着孩子玩的妈妈是好妈妈。人是一个游戏的动物,只有人才能把知性.理性……集合于一体。
其次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老师一旦参与到游戏中就会产生乏味和负担呢?是因为,我们错误的把游戏作为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过程。追求即使目标的达成,责任过多而失去趣味,事实上,我们应忘记自己的身份,以一个年长者玩伴的身份参与其中,让游戏成为教师了解幼儿的窗口,看懂了游戏,也就看懂了幼儿。这就要求教师要静下心来看幼儿游戏,耐心观察分析,游戏的行为,这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
陈鹤琴先生曾说:孩子生来好动,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在实践工作中,幼儿教师不了解游戏,就不了解幼儿。因此做为一线老师,更应该把理论付诸于实践,认真研究幼儿游戏的真谛,才能走进游戏,走近幼儿。
儿童心理-----对教师最大的挑战即和善而坚定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于入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是可以触动他们敏感神经的一部分。
幼儿教育应于幼儿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完整培养,达成幼儿体、德、智、劳、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着重才艺的学习,还要发展生存的能力,乐于与人交往,行为统一和协调,性格特征良好,形成一个能调整内在需要和外在压力保持平衡状态的健康心理,教师要在教育行为,一日生活中,关心了解幼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重要性。
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千万不要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进幼儿园。同时,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作深刻的反思,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幼儿每天的生活当中,持之以恒,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走近幼儿,仔细倾听幼儿的心声。因为幼儿的心地是十分纯真的,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都会写在他们的小脸上,我们要用一爱心去贴近孩子纯真的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主动了解孩子们的世界,和他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