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短视频,不知道自己点了那个按钮,给我推荐的短视频有如下:一是,老人倚老卖老打人抢座;二是医生违背职业道德为了金钱枉顾生命和婴孩;三是,婚内出轨,公众人物塌房,背信弃义,为了金钱兄弟阋墙,父子反目,为富不仁。
痛苦啊。痛苦不是因为我是凡俗苏子无力改变,而是我是凡人一个如果遇到了以上的情况,只能忍着,苟延残喘,无力反抗。最可怕的是,经过短视频的洗礼,我看到光鲜的公众人物,或者上位者总是再想他们是不是背后有见不得人的勾当。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不知道算不算小康,但是能吃饱,能闲着看短视频的时代。总得来说比二十年前吃的好,比四十年前吃的饱,比战乱时间生命能够得到保障。总得来说,现在是个和平和谐安居乐业的时代。
那这个时代中的我们是不是道德已经丢失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吗?今天下班之前我还是这个观点,甚至不止一次的提醒自己要以最大的恶意揣摩别人,才能保护自己。
转折开始于今天下班后的,一段路。一段我每天都要走的路。因为熟悉,不用在意路况。不在意路况,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首先说明一下,我是走着,不是开车。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我走着想着,因为思考我才发现,我们现在没有世风日下,只是世风日下的故事更能吸引人才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力,所以我们看到的多是世风日下的短视频。
我突然的改变是因为“幸存者偏差”定律。赘述一下何为“幸存者偏差”:幸存者偏差”一词,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由于战场中飞机和飞行员是非常珍贵的战力资源,美军轰炸机在战争中又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美军对飞机的安全性非常的重视,于是他们找了一群科学家专门研究如何让飞机有更多的生还率。
于是他们对机库里所有飞机都进行了中弹情况的调研,结果大概是这样的:机翼机身中弹占比明显较大,于是提议加强机翼机身强度,然后这一提议被沃德教授给怼回去了,理由就是机库里的飞机都是成功返航的,本身就属于生还者,甚至不乏机翼和机身被多次中弹的幸存者,说明机翼和机身其实扛得住打,中弹了还是能安全返航,但机身后半段的机尾、引擎、驾驶舱很少甚至没有发现弹孔,不是说这些地方敌方不打或打不着,而是一旦中弹了就回不到机库里了,自然也就不会被统计到了,所以相比中弹多的地方,在这个数据中,更应该重视没中弹的地方。于是沃德教授强烈建议加强机引擎、尾强度,之后的战争通过事实证明了,他是对的。
统计学上对幸存者偏差的定义是:即我们在进行统计的时候忽略了样本的随机性和全面性,用局部样本代替了总体随机样本,从而对总体的描述出现偏倚。说人话:“你只考察了幸存者所满足的特征,这并不能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来”——李永乐老师。
用我自己的话来说是:我们只在意了看到的东西,而忘了看不到的东西。我为什么会看到世风日下的视频,是因为这种视频有吸引力。为什么有吸引力,因为日常生活中不常见。想明白这个那我们生活的社会没有世风日下。我们看的多只是因为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只是因为脱离道德的故事更有吸引力。
如果那一天,我们的短视频多是人们质朴善良的短视频,那时才真的是世风日下。因为,善良成了稀有之物,成了吸睛之物。说句扫兴的话,其实你我他皆是凡人,有七情六欲,有爱恨情仇,也有一丝的不堪。可是因为不堪的事情少,最起码不是主流,有了不堪的故事才会引起我们的共鸣。
正是因为这种共鸣,各种短视频才更会卖力渲染。因为短视频的首要目的是吸引人们的关注力,而不是导人向善。
没有世风日下,只是我们关注力在世风日下,就像小时候喜欢过年因为那时能吃好吃的,能穿好衣,现在感觉没了年味是因为我们随时可以吃自己想吃的东西,穿自己想穿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