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把别人的故事转化成你的故事=> 相信
1) 二人小组:彼此分享一个让我们最难忘的一件事
2)分享完后,两个人一起上台,一个人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述说队友的故事,台下的观众可以在述说者讲完故事后,以各大报社记者的身份采访述说者。
参加者分享:
当我把她的故事用“我”这个第一人称讲述时,我发现自己被她附体了,我的行为,语气都沾上了她的气息。在那一刻,我确实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女孩,自己就是那个“从小父母不在身边,被爷爷奶奶照顾,但奶奶脾气很暴躁,经常拿我来出气,但我有着一个疼我、爱我的爷爷”的女孩。女孩的经历和我自己本身的经历很不一样,但当我代入她的角色,用她的角色说话时,我就成了她,她就变成了我的一部分,当我和她融合后,就发展出另一个真实的我。
要把一个故事讲好,很重要的是在于相信,当你真正相信这个故事是你的故事,当你真正相信你自己经历了那个故事,你就会很自然流畅地把这个故事说出来,而正因为你的相信,观众也会相信你说的故事。
二.用别人能理解的话去说你的故事
一个好的故事能走进我们的脑海里,所谓的走进,就是故事能在我们的脑海中有画面的呈现
1)让一个学员上台描述一张图片,台下的学员尝试把图片描绘出来
2)分组:图片描述
“我家新买的那捧花好美!”
它是什么颜色的?
什么品种的?
用什么花瓶装的?
花的造型是怎样的?
放在家的哪里呢?
跟什么配搭在一起呢?
三. 帮观众在脑海中构建场景
1) 用指定场景给观众讲故事,其中有阴森古宅、奇幻森林、欧洲古城等
2)观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把讲述的场景在纸上画下来
分享者分享:我抽到的是欧洲古城,我在第一次讲述时吸取了上一个练习的经验,把画面尽量用客观的语言来讲,把画面也描述得比较仔细,比如“房子有三层楼高,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那些房子是白色的,有着拱形屋顶。”但由于画面的方位没有描述清楚,因此海、沙滩、房子的位置每个人都画的不一样。在第二次,我加入“图片左下方”、“在海的边上”、“在沙滩的上方”等方位词,大家就能更容易地理解我脑中图片,画出来的也和我想像的比较吻合。
疑问:是描述氛围,还是描述画面?
四. 好的故事就在你身边
1) 午餐时间观察周围的生活
参加者分享:
我带着些疑惑也带着饥饿的肚子走回了休息的地方,而就在我走的路上,我看见了一个非常吸引我注意力的一幕:“在烈日高空的照耀下有两个小女孩的背影隐约出现在我的前面。我向前走试着去看清楚她们。哦,原来是一个六岁大的小姐姐牵着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妹妹。姐姐牵着妹妹在路上走呀走,遇到一个茶馆时,她带着妹妹走向那个茶馆。进去茶馆前要上阶梯,姐姐就牵着妹妹走第一级的阶梯,可是小妹妹没走稳摔倒了。但妹妹没有哭,姐姐把妹妹扶了起来。她对妹妹说:没关系,我和你一起走!姐姐牵着妹妹的手说着1 2 1 2慢慢地带着妹妹走上了台阶。”
在下午朱老师让我们分享中午观察到的人事物,我就分享了上面的那件事。听众听后,感觉心里都暖暖的。在那一刻,我发现原来当我真正认真去留意和观察生活的周遭时,真的到处都有故事。我们这个世界不缺故事,缺的是有意识把故事拾起的人。
五 . 音色是我们讲故事的得力助手
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发声,像是用腹部、胸腔、喉咙、鼻子等。运用不同部位发出来的声音也各不相同,有的低沉、有的雄厚、有的可爱。不同的声音适合不同的角色,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运用不同的声音,我们就会在无形中多了个小帮手,它会帮助我们把观众带进故事。
六 . 同样的故事,不同的讲法
1)同一个300字的故事文本
2)用30秒、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五分钟去讲同一个故事
3)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讲故
分享者心得:用第一人称“我”的时候你的代入感会更强,而用第三人称“他”的时候可能性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