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尼嘟邦
今天预备向“十点读书”投出一篇稿子。
“十点”的调性,轻轻的,柔柔的,像个大姐姐在和你聊天,这也是其他大号的普遍风格。
字如其人,文如其心。
修改的过程中,我深刻反省到自己写作风格的弊病:端着,不接地气,家长式的谆谆教诲,大喊口号,没有亲切感和舒适感。
这样写文章,不会有温度,也无法产生共情,必然不受待见。
文字的优美是一张皮相,文章有逻辑、有痛点、能够产生共情,才是一篇好文章的根本。
如果读起来通俗易懂,让人没有压迫感,还能带来思考,那就是一篇完美的文章。
写文章,就像你与好友的一场对话。说话的态度、语气是对话的风格,语言的逻辑和结构是对话的质量,表达的观点是否让对方有收获,是对话的价值。
当然,标题、金句这些锦上添花的元素,运用得当,更能让文章妙笔生花。
总之,好的文章,如同微风在你心尖轻柔撩过,不那么痛,但会留下抚慰的痕迹。
写作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写着写着,就会让你有很多思考,不倒逼自己成长,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写作有这么多问题。
语言和文字,都是我们与世界对接的工具,利用好每一次表达,因为它是你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舞台。
或微风轻拂,波光点点,或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但终究要让自己成为那个,治愈自己,也能治愈他人的人。
作者原创声明,告知转载需要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