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沙尘

“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了。是的,这就是所谓沙尘暴的含义。”From《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

      一周前我开始住校。没有时间,也没有可能去挣扎,就像偶遇一场沙尘暴,你只能眼睁睁地看自己卷入其中,看自己染上沙尘,看自己毫无选择。一切的都是系统的,都是强制的,狠狠地将你塞入狭小的规则空间,然后再听见休闲、肆意被“砰”得关在脑后。好像有一个人狠狠地搓揉着你的全身,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叫嚣着痛苦,叫嚣着疲惫,叫嚣着烦闷——我不觉得有谁会在这样一个新生活之初,感到愉悦与精彩,不会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任何一个明天、后天。在一个巨型的沙尘暴中,不停地寻找那微乎其微的澄澈天空。

      书籍是唯一的远方。思绪,可以倚着白墙,踩着纸张,飘去很远的地方...


      一个十五岁的沉默少年,背负着父亲的诅咒、母亲的抛弃,踏着绝望,循着内心那个叫乌鸦的少年,寻找希望...可他的未来是没有选择的。预言一个个接踵而至,他变得焦躁不安,因为他受够了这种彷徨的生活,这种不由自己所控的生活。于是他选择加速,加速预言的实现,好像只有这样,他才能摆脱一切....他的生活是一场沙尘暴,一旦跨入,便不复得路。我不由得为其紧张,因为暴力、冷酷、悖谬,在我的眼里已经到达了极致,而我无法在这似虚似实的情节中继续想象下去。然而峰回路转。他宽容了他的母亲,放弃了虚幻的美好与沉沦,成为了新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了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阅读到结局不免有点感慨。少年的宽容与其说是正确的,不如说是荒谬的(小说内容过于复杂深究会显得啰嗦),可他却从中获得了最真实的解脱,带着沾满尘埃的记忆,告别逝去的、只被记忆填充的母亲佐伯,同心中叫乌鸦的少年,走上卡夫卡式的未来。虽几度在limbo徘徊,但他最终走出沙尘,成长成了真正的叫乌鸦的少年。


      再反观自己。生活其实也没有那般的危言耸听,但巨大的落差让我焦躁,让我感受到不复得路的绝望,让我感到黄沙莽莽扑面而来。可何必疯一般地去寻找那片澄澈的天空呢?又何必在此刻想方设法地洗去周身的沙尘呢?新生活之初本就是一场无声息的、无选择的沙尘暴,只有静静地等待,选择去适应,去包容,沙尘就有可能在明日,在一片余烟中,让你静听到它远去的方向,然后你成长成另一个,得以历经沙尘的人。

      静看黄沙莽莽,洗净我的面孔。

      仅属于沙尘暴的含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