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了多少时间去认识新的朋友,又花了多少时间去梳理微信里已有的朋友
自从恒洋老师说要不断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不断去链接身边优秀的人,超龄的人,我就一直在参加各种优质活动的路上,确实认识了许多同频优秀的朋友。
昨晚老师又来了扎心一问:大家的微信里是不是有很多从来不联系的人,甚至有很多都不记得怎么加上的人?
的确,我的微信里有2384个好友,除了之前工作必要联系的近800个客户或同事,以及不到100个生活中的朋友,其余1000多人几乎都是点头之交,偶尔朋友圈点个赞,也记不得对方的名字、长相、什么行业,什么时候加的,全都忘光光了🤣
我其实是个不太喜欢主动社交的人,除非工作需要。之前去参加各种线上线下的课程、活动,也基本上都是别人主动来加我,我几乎没有主动加过别人。
我也是一个有海量信息恐惧和强迫症的人,看到微信里几百条未回复,就像全部点掉,又没有时间每条都认真去看。
上次老师说起他是如何回复别人信息的,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信息,当下没有时间回复,就先不点开查看,保持未读的状态,直到自己有了充足的时间再去认真看认真回复。
别人认真发来的消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认真回复,如果为了及时回复而草草回复,其实是一种辜负。总觉得必须要立即回复才能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其实是我们的一种思维误区。
这个观点对我来说触动很大,我最近也一直在尝试这样践行。无论是朋友还是客户的信息,都选择合适的时间认真回复,不会再为了马上回复而心猿意马草草了事。
昨晚老师说他给微信里很多很久没联系,或者从来没联系过的人都主动发了信息,告诉对方自己最近在做什么,有什么成长和收获,问候对方。
收到了许多不同的反馈:有不回复的,有表示惊讶的,有感觉莫名其妙的,也有感到欣喜的,还有说其实一直在默默关注他的,更多反过来也像他分享自己生活的……
一潭死水就这样被激活了,如果已经不是我们朋友的,也不愿意再重新和我们交朋友的,就可以退出彼此的微信了;如果一直在默默互助关注和祝福的,也可以由此开始新的链接和彼此支持。
其实这也是我最近一直想要做却不知道怎么做的事情,想要好好的把微信好友做个梳理,认真分组,也“开始”姐了无数次,但都在过程中以失败告终,总是感觉没有找到最好的分组方式,总是不知道以什么纬度来分类和开始联系,昨晚听了直播后,我有了一些启发。
我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也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对微信2384个好友的梳理,并且确保每个人都至少联系一次,让自己的微信好友变成真正的朋友圈🥳
✍️高度化社会和低度化社会的区别
这是一个略显深奥的问题,恒洋老师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我们解释了这两个概念。
低度化社会是充满竞争和矛盾的社会,而高度化社会是通过合作和共赢来彼此成就的社会
高度化社会解决不了的问题会转移到低度化社会的群体上,低度化社会是给高度化社会背锅的
在低度化社会里,越熟悉的人越没礼貌
在高度化社会里,越熟悉的人越懂礼节
在高度化社会,长辈对隔代晚辈更严格/管
在低度化社会,长辈对隔代晚辈更溺爱/惯
中国正在从低度化社会走向高度化社会,过去的美国,德国,日本等都属于高度化社会
在高度化社会中踩人,没人跟你玩;低度化社会的尊严感来自于人踩人
命运想在低度化社会中突破好难🤔
✍️如何进入高度化社会?
1、遵守游戏规则,一定要帮助别人,不能踩人。一定要不断的帮助别人,帮助比你强的人。在高度化社会帮助别人不是美德,是游戏规则。热情,眼神,语言,时间都是我们可以提供的。
2、在你没有变强之前不要计较。在高度化社会当中,所有的竞争都是阵营和阵营的竞争,团伙和团伙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竞争。
3、不断的扩大和巩固进入高度化社会的通道是你不停的需要做的一件事。
这三天的课结合了很多经济学、社会学等等的认知,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开放三天回放。恒妈的100天直播会再加三天,真的是把承诺践行到极致,值得每一个人尊敬✊
关于高度化社会和低度化社会的解答,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关于天堂和地狱的故事
天堂和地狱的相同点是:大家都需要从一个大锅里舀粥🥣喝,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长柄的勺子🥄
不同的是:天堂里每个人都是舀粥给对方喝,最终每个人都喝到了粥,生活一片祥和;而地狱里每个人都拼命舀粥给自己,却因为勺柄太长,无法成功喝到嘴里,最后为了争抢食物打了起来🤔
直播回放的三天,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伙伴可以一起学习,体悟高度化社会和低度化社会对我们未来选择的影响,让更多人参与到共同富裕的游戏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