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有一件事让你很火,可是因为某种因素你无法现场发飙。你呼吸急促、脸上发热,这时你旁的朋友小声对你说:「冷静点。」你转头瞪着他,心里明明想对他说:「冷个头、恁爸现在就是不爽啦。」但实际情况呢?你可能只是瞪了他、冷冷地回了一句:「我没事!」,然后坐下来或默默离开冲突的现场,找一个地方在继续生着闷气。
有一次我看TED的演讲,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监狱里的犯人比大学生更懂得情绪办识。听完了他的申论,我不禁自问:我们是何时让智识文化变成自然情绪的牢笼。在成长的过程中,周遭不断的教育我们不能有情绪,"你很情绪化""你很容易激动""你不要那么负面、要往好处想"。。。一堆鸡汤和正向思考的补汤,补得好像这年头有点负面情绪就犯了心理上的罪一样。
可是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当我们在生活中有情绪时,会用那些"我不想跟你吵""等你理性一点我们再说""你先冷静下来"等等好言相劝或用标签来阻止化我们有情绪的人,其实自己就在一个负面情绪中,急于找到一个令自己安全的情境,无论是控制对方或逃离。
情绪是人自我防护的机制,就像疼痛感一样,所以情绪也可以说是造物主给的礼物。情绪没有好坏,也和他人无关,全然是个人内在的感受。而我们在意的其实不是情绪,而是情绪下做出的反应,也就是"你不要那么情绪化"的背后其实希望对方不要大声或者停止某个会影响到他人的动作。
所以情绪办识,不止是真实去觉知自己的情绪、面对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适度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在群体中生活,我们压制情绪往往也因为着期望与他人能和协相处,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我们无法正确表达让对方知道,他的某些有意或无意的行为让我们感到委屈或受伤,那即使是和协也仅是表面和协,我们只是忍着等到哪天逃离或大暴发而己。
情绪不仅要释放,更要适度的表达给他人知道,因此别只顾管理情绪、更要好好的去认识、学习如何管理情绪的响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