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说:钱钟书在年轻时曾对我说过一句心里话,他说“我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他当然知道自己不是有钱人家子弟,他首先得有个职业图生存,剩余的精力才能用来做做学问。他的志愿不大,却也不小了。
2016年上半年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大概是明白了杨绛的这段话,最大的改变就是:脚踏实地了。
现在回想一年前的自己,总觉得好像是踩在半空中,没有任何能力、经济的支撑,一味的追求心中的美梦,还以为那是勇气,是不随波逐流,是坚持自我。就像刘瑜说的:“在青春的掩护下,颓废是勇气,懒惰是反抗,空虚是性感。”虽然自己站在青春的尾巴上,但赤裸裸的被戳中了。
现在终于明白,只有脚下立的稳,把控好自己的生活,那些远大的追求与梦想才是真正实实在在的。所以,这半年的主要工作在于培养自己生存的本领与做学问的态度。
忘了在杨绛的哪本书里读到,钱瑗学外文时遇到一个很难的单词,翻了三部词典也未查到,于是去问父亲,而钱钟书却不告诉她让她继续查,一直查到第五部辞典才找到。
或许在我们身上缺少的就是这种学习的独立性吧,正确的学习态度应该一切靠自己,不能图捷径,不要怕麻烦,也不可依赖别人,我们必须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常有读者给我留言说自己也想写文章,有没有什么技巧,我自知是没有资格教别人写作的,但对于写文章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现在很流行“干货”文章,把做某件事的经验、技能总结出来告诉大家,可我很怀疑,当读者看完这些干货之后,得到的是什么?这些当然也是知识,但是看完能不能成为自己的却是一个问题。
我觉得写文章的唯一技巧就是:多看书、多观察、多思考!至于多练习,比如有的作者会坚持每天写几千字,这是建立在看书、观察、思考之上的,如果说写作也可以分为“道、法、术、器”四个层次,那么“写”其实就是最低级的“器”,而“干货”文章能教给大家的也只在“器”的层次,没有“术、法、道”的修行,只写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写文章是一种积累,我们看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都会在心里沉淀,到某个时刻突然领悟,然后变成不吐不快的文字,当积累不够思考不够领悟不够时,写出的文章就是空洞的,因为主宰一篇文章优劣的根本,其实是思想。
学习其他东西也是一样,可以咨询一些有经验的“前人”,让他们带你入门,但不要指望别人传授下经验,阅读几篇“干货”文章,或者多储备几个app就能真正掌握这门学问。每个人性格、思维、学习能力都不同,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想学会一个东西,没有什么是比自己踏踏实实行动更有效的。
比如,我想学理财,最开始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就找了两个朋友咨询,他们问我:“你是想赚钱,还是想学习?”我说:“学习,我想了解理财是什么。”于是他们推荐我几本入门书,比如《富爸爸穷爸爸》《小狗钱钱》《聪明的投资者》《穷查理宝典》等,我把这些书买来一本本看,现在当然谈不上学会理财,但是我觉得这些改变了我从前对金钱的很多狭隘观念,与学会它能帮我赚钱相比,更重要的是它又一次把我的思维域放宽了。
还有现在的健身,我觉得很奇怪的一点是,自从去了健身房,我自己的生活都同步变得规律了,每天晚上10点-11点睡(偶尔有例外),早晨6点-6:30起床,保证八小时睡眠,不吃垃圾食品,不喝饮料,甚至连在电脑前的坐姿都刻意避免哈腰驼背。上了几节私教课之后,我发现其实教练更多的只是教一些动作,我只能机械的跟着他做,运动原理根本不懂,少了私教我还是不会什么,于是就自己跑去书店买了一堆关于运动的书。
“黄金圈法则”不只适用于职场,做任何事都是一样,先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做,再去寻求方法,然后才能看到效果。
和一个朋友聊天,我说感觉很多所谓的“干货”文章其实就是老生常谈,却很有市场,他说:因为很多人都只喜欢看自己看得懂的干货。我在想,是不是这就是有的人能在一个领域深挖,而有的人只能浅尝辄止的原因呢?只看别人的分享自己不研究,一旦觉得难了,就放弃,所以永远在外围打转转,最后什么都没学会。
前日,悦读的小编找到我,让我去救火,因为原本约好在公众号领读《追风筝的人》的作者放了鸽子。我原本是拒绝的,因为文学不同于工具书或者商业书,我怕自己说不好就会毁了这本书,何况如果有人只看完领读就不去读书了,那更是我的罪过,毕竟书中的精髓别人是总结不出来的,只有自己读才能有收获。
伍迪·艾伦说过一句很有讽刺性的话,“我上了速读课,用20分钟读完了《战争与和平》,然后知道了这本书与俄国有关。”
任何人的传授,都比不上自己去研究,也许会花更多时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突破的困难,学会的思考,却会让自己终生受益,因为我们学会的将不只有“器”还有“道”。
作者简介: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