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

电光火石间,我想起了在鱼苗场的那个家。那里有我难忘的童年,懵懂的少年。

从小径下七步阶梯就是我的家了,記忆中最早的家,是砖木结构的房子,地基用的是青石很牢固的樣子,唯一不好的是台风过后,经常要上房补瓦。

隔着一条小水沟有纵横交错的鱼塘,是魚苗场的命脈,用来养育鱼苗苗。小时候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车来拉鱼苗回去,父亲也经常外出送鱼苗。小水沟供鱼塘、水库引水,或给附近的村民灌溉用。小水沟里还有品种多样的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太阳出来前,鱼塘是热闹的,邻居们都爱拿着网兜去捞小虾,炒着当主菜或配菜都可以,也可以晒干当虾米,慢慢吃。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捞到不太灵活的大鱼,可煎可炖,餐桌上再加一道青菜,中午的菜就解決了。

给客人出鱼苗时的鱼塘总能给大家惊喜,有可遇不可求的水蝎子,网到很多大鱼的话,还平均分到各家各户。

清塘时的鱼塘是沸腾的。鱼塘还有小半塘水时,岸上已经聚满了人,附近的村民、鱼苗場的家属时刻准备着来一場人鱼大战。大伙手里的道具都不一样,但桶和网兜是标配。父亲他們在鱼塘水快干的时候,要网3网鱼,按计划换鱼塘安置,还要赶回来为自家菜桌加菜,好不匆忙。鱼塘可以看到半塘泥的时候,场长让人停掉抽水泵。这意味着塘里剩下的鱼是大家的了。岸上的等候的人们欢呼一声,一哄而下。这时拼的是手快,拼的是运气,大家都只有一个目标:捉鱼。鱼塘内瞬间場面混乱,人声鼎沸。鱼塘的水更浑浊了,大家的衣服湿了并裹上了泥浆。但岸上的鱼却多了。有罗非鱼、草鱼、鲮鱼、大头鱼、虾和少数的黃蟮、埃及塘虱(也称鲶鱼)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仿佛此时空气都是愉悦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下鱼塘的机会不多,父亲怕顾不上我,一般不让下去。每每又经不住诱惑,偷偷下去,脚都还没湿就被发现,于是认命的上岸捡父母抓到的魚。这样的战役要持续1小時左右,大家才带着战利品,心满意足,心甘情愿的回家。对于这样的战利品,母亲通常是拿几条鱼出来热加工,剩下的都用来腌制后再晒成鱼干送给亲戚们。

房子侧面,小沟旁是一块小小的菜园。我曾和家人一起为菜园里的生灵浇水,施肥,除草,收获。最后它们都认命的成了我们的盘中菜。不过,小菜园给我最深的记忆却是夕阳下那满园飘香的黄色的丝瓜花。可能是心中的浪漫情怀在作怪。

门口的左侧是两棵黄槿树,我喜欢它繁茂的大叶子和那杯盏般的黄色的花。在晨雾笼罩下的这一片小天地分外宁静,空气中流动着的深深浅浅的珍珠白,迷蒙的像一个梦,看不透,也看不真。零星的黄色花瓣静静地飘落到地上,我轻轻地走过去,裙裾扬起的风惊扰了那份柔和,轻颤几下,复又落回来。

一撮撮湿土旁边是蚯蚓的窝,我偶尔坏心地往里面灌水。夏天时,爸爸喜欢在两棵树之间绑上网床,供我们休闲。坐在网床上,看着两棵安静的黄槿树,总是不由自主地猜测他当初种黄槿的初衷。

黄槿树后面是一小块香蕉地,里面有大蕉(牛蕉)鸡蛋蕉和香蕉。大蕉最大的一条有半斤多,香蕉一棵树曾有过一百多斤果实的辉煌,但最后只剩下鸡蛋蕉,因为我们都喜欢吃。现在想来,还回味无穷。

再远点是猪圈。土木建筑的一排约五米高的屋子。一间有四五十平方,大约住十来头猪,分两部分,前部分供猪吃喝睡,后部分是供它拉撒。我有时会去帮忙喂养那些猪和给它们沖澡。弟弟妹妹不听话时,我会恶作剧地带他们到这里看猪并吓唬他们。

……

后来,搬了家,我们长大,离开,修了湛徐高速,那些日子就远了,流年中记忆却真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了好玩,我今天在某个微信群“散布”了一个迷信。 然鹅,根本没人get到我的点。哼!不高兴脸。这要是发在我们老乡群...
    花开大柠檬阅读 396评论 0 0
  • 文/象鸣 十多年前的乡村,村民们脚下踏着的是黄土路,没有白皙的路灯光,村民们靠着银白月色来辨别,哪条才是通往自己的...
    银临阅读 304评论 1 2
  • 刚刚读了林清玄的散文集《迷路的云》,颇有所感,我在鄂南的农村长大16岁,初中毕业才到小县城读高中。那个时候的我真是...
    橙君阅读 351评论 0 1
  • 这一世,你衣袂飘飘,飞到我的身边,与我越过山水,来到云影重重的仙境,化作双双蝴蝶翩翩飞舞,来一场旷世奇恋。 我家坐...
    何时冬风阅读 181评论 0 0
  • 文|墨倾城 吃,在我心中,总和治愈联系在一起。我作为一个吃货,对吃食有着自己的独家记忆。 幼时最令我...
    墨倾城i阅读 18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