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古训的意思是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但伴随着腰包和肚皮的越来越鼓,中国人的火气却越来越旺。
从物质匮乏到公共品匮乏,中国人一直都很急
中国人之所以变得这么急,与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物质匮乏,供求严重失衡有很大关系。正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人们才不得赶早不赶晚,跑快不跑慢,凡事都表现出急匆匆的样子。就是现在,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依然存在资源不足,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这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前,中国人着急的毛病短期内难以改掉。
而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在物质上中国人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后公共品的匮乏仍然使中国人争先恐后的心态得以延续。媒体人许文广曾写过这样一条微博:从新加坡到民丹岛要坐55分钟快轮。乘客八成以上是大陆来的同胞。闸门一开,大家争抢着涌向甲板。我听到裹挟在人群中两位老外的声音:“这船难道不会等我们吗?”“不是人人都有座位吗?”被后面的乘客推着向前冲的我,苦涩地回味着这两个问题:手里握着船票的争先恐后的我们,到底怕错过什么呢?
安全感缺失,对周围一切都充满警惕甚至仇恨
为何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点燃很多人的怒火?原因在于对自身利益的过度维护。其实,在这种“寸土不让”的利益坚守中,可能出于缺乏安全感,也可能是在争取和获得自身利益中的经验积累。这应该属于一个极端功利社会的必然产物。人们在这些突发的暴力事件后感叹“退一步海阔天空”,似乎这是一个很容易解开的心结。但这类事件已经从贫困潦倒的弱势群体发展到相对优裕的中产阶层,已逞弥漫之势,难道还不值得引起社会的警惕?
很多人都带着一种“受害者”的怨气。似乎每个人都觉得很委屈,都是弱势群体。医生觉得被病人妖魔化,病人觉得被医生宰;富人觉得被穷人仇视,穷人觉得被富人剥夺;官员觉得被舆论盯着很弱势……这样的受害者情绪,使他们在现实中一遇到冲突,就很容易把对方想象成潜在的对手。当双方都带着这种莫名的怨气互相拱火时,冲突必然会升级。
经济的高速发展又给社会带来浮躁的情绪
气由心生,中国人的心绪太浮躁——不是某个人、某个群体一时一地的浮躁,而是集体无意识的浮躁。用香港文人梁文道的话说:“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这是每个人都要说话但却没有人想听的年代”。
人们急于表达,渴望成功,甚至无法忍受成功的过程来得过慢,一切都要趁早,出名、赚钱、晋升、买房子……置身这样喧嚣而聒噪的环境,人们不想倾听,或者说来不及倾听,更别说把某些东西进行沉淀;如此,人们当然也受不了委屈,不愿意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无需举别的例证,走在大街上,当你和汽车“狭路相逢”,有几个司机会让你先通过?而反过来,当你开车的时候,你可能也不愿意去让行人。浮躁原来就是这样可以相互传染的。
法治缺失、规则意识淡漠造成社会普遍不讲理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中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的知识分子,也开始生气了。一次游行中,韩德强教授遇到了反对游行口号的老人。教授很生气,就抡起手扇了老人一耳光。为什么对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生气呢?是不再有倾听的耐心,不再有对不同思想的容忍度,不能再体会到思想碰撞的乐趣,还是觉得,扇一记耳光比从逻辑上说服对方更容易?
社会为公民提供了在权益受到损害时进行申诉的渠道。社会得以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保障个体的安全,帮助公民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人们建立一个社会,也需要付代价,花费成本。遇到问题时,却不依赖辛苦建设的法治系统,而运用原始的以暴制暴方式,是不是太不划算?究其原因,恐怕是制度的保障和执行还不严密,人们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并且,人们求助于正规途径没有直接“生气”这么省事儿。
从茹毛饮血到文明社会我们走了数百万年,可是从文明退向野蛮只要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