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自诩一个爱读书的人,不读点、写点啥好像对不住自己。
今忙了半天,开了半天会(全省脱贫攻坚视频会)。想起2017年4月23日,周日,下午,也是全省脱贫攻坚会,那会儿我还在老单位,不分管,但要求全体参加。印象深刻的原因:一、那天省委毛书记脾气很大,言语激动:如果因此项工作落后撤了我的职,我必须拉垫背的!我要和你们秋后算账!二、我误了当天下午的一节《理想国》课程。
今临下班接到通知:要报道习总来陕各方群众的激动心情,需要两个贫困户激动的事例,小王加班写,我等审稿,抓紧读了几页《从大都到上都》。
侧身看看手边的书,想想家里书柜和床头的书,多数是眼馋买回来,没空读,或读个半截,真是浪费钱又装逼格高,贪嗔痴的表现。需要纠正。
感谢谌老师,感谢松瑜老师,引导我读合适的书,教给我读书方法,也因此结识一些爱读书、勤动笔、思想深邃又活跃的朋友,令我喜悦。
近几年越发觉得:视野、信息渠道、知识面绝对地影响人的认知,也因此结识朋友,或疏远朋友。
前几天朋友说他去年读奥威尔、哈耶克、勒庞,还有冯唐,上年龄了,眼花,不读了,开始听为主。也是一种读书方式。
其实,我也老眼昏花了,开始听。
人生的路上,来来去去,熙熙攘攘,书结缘者,话题源源不断,交流趣味多多,接地气,聊人生,悟哲理,悦身心,“友直友谅友多闻”,他们是明灯,是知音,是有使命担当又浪漫如云的哲人,会读书,会生活。
雷老师说她读书的历史,说理想与现实;清清说她最近不读书,只在校园里散步,看花开花谢;金教授默默地进行C计划;松瑜会带孩子去捡地软,坐山头看半天的云卷云飞,……,他们可以暂时不读,他们在体会生命。
等疫情结束,我们要聚,要聊,要喝大乌苏,要听清清唱陕北民歌,那时,我们暂且不读书。
读书是生活之一,我们因读书学会和自己和解,和他人和解,我们因读书学会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