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by 子子穆
一直以为一场完美的旅行是有一个合拍的伴侣,次之是独自一人享受旅途中的喜乐劳顿,最糟糕的是跟一个牢骚满腹的人一起出行。
大学四年走过的城市不少,但是真正意义上完全一个人的旅行其实并没有。我从来不习惯两个人以上的出行,所以从来都是拖一个伴儿,只为获得心理上一点点的安全感。尽管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承揽了所有的行程计划,但是跟一个人出行还是有区别的。
2016年伊始,我把“从学校一路游玩回家”列入了愿望清单,但是却迟迟没有行动。大概是因为愿望没那么强烈吧,又或者总能给自己找到拖延的借口,所以迟迟没有出发。前些天拍完了毕业照,大家互相说着毕业快乐,其实却一点都不快乐。每次郁闷的时候就特别想出去走走,于是把这个搁置了许久的计划拎了出来。
我的出行习惯一般有两种:要么出发前半个月就开始做详尽的旅游攻略;要么一时兴起,说走就走。
这次属于后者。早上买了票,晚上就从广州出发。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象征性地通知了一下爸妈。可能是离家太久的缘故,有时候性子有点野,心有点大。
第一站:长沙
第二天一早下了火车才意识到原来一个人的旅行真正开始了,奇怪的是没有像从前那样有期待的兴奋。只是平静到不悲不喜。
先去青旅放了行李,然后便轻装出门。上了公车并没有目的地,中途听到一个站名就鬼使神差地下了车。结果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这不过是个小公园,地方不大,游客倒不少。路上落了很多枫叶,便随手捡了一片,用来做道具还不错。
继续行走,发现了一条巷子,很有仿古的味道。忍不住多拍了几张,哈,特别喜欢拍窗子,各种各样的窗。
早上风有点大,出门忘记加衣,裹了一条大围巾还是瑟瑟发抖。临近中午,刚好到了坡子街,顺便排长队买了臭豆腐和锅饺,臭豆腐有点辣,不能吃辣的我表示吃的有点痛苦。
填饱肚子继续走,在太平街头看到一个歌手在弹唱。驻足听了好久,是我喜欢的民谣。偷偷拍了小视频并恭恭敬敬地付了五块钱表示尊重。
太平街并不长,逛完时间还早,不知道去哪里索性去湖大走走。在湖南大学迷了路,兜兜转转很久又回到了原地。这个时候天色已晚,手机电量也不足,只好折返。
第二天天气出奇好,很适合去橘子洲散散步。在乘观光车的时候碰上了一个姑娘,也是一个人,我主动提出来要不搭个伴一起吧?没想到姑娘爽快答应了。
橘子洲是湘江下游的一个冲积洲,也是毛爷爷当年“指点江山”的地方。大片大片的草坪,再加上暖洋洋的阳光,让人有种仍是春天的错觉。
一路上我们聊了很多,原来她也从广州过来,不过不是专程旅游,是来办点事的。从橘子洲出来,我们便分了手。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不仅仅是过客,更是一段回忆。
分手后,一个人去参观了岳麓书院。我其实对于这种史学性的地方蛮感兴趣,之前去到每一个城市必定会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因为不但可以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而且对于中国古今的历史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参观这种地方是很耗时的,因为你要认认真真地去看完它所有的展览和介绍。在这种地方不喜欢拍照,所以照片不多。
第二站:武汉
到了武汉已是傍晚,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找旅馆费了一番周折。不过到了旅馆主人很是热情,于是之前的情绪烟消云散,一下子没了脾气。
下午六点左右出门,肚子有点饿就去户部巷觅食。户部巷说是武汉小吃一条街,实际上来自各地的美食都有,并非全是武汉特色。晚上的户部巷尤其热闹,大多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很多店门口都排起了长龙。
不觉走进了一个美食城,招徕的店主们好是热情:“姑娘,几个人啊?想吃点什么?”
我大大方方地回答:一个人。倒是老板娘愣了一下,随后紧接着说:“没事,看一个人想吃点啥?”武昌鱼看起来蛮诱人的,就点了一条,悠哉地吃完了。
户部巷尽头就是武汉长江大桥,可能是天冷的缘故,人很少,只有几对情侣在散步。
晚上回去青旅,跟同住的小伙伴聊了起来,其中一个是武汉本地人,她推荐给我几个不容错过的地方。于是,第二天一早就出去了。
武大就在青旅不远处,先是步行到武大游览了一番。
从武汉大学出来,去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里面是关于武昌辛亥首义的详细介绍,恶补一下历史喽!
两点左右,搭车去了小伙伴推荐的黎黄陂路。其实跟广州的沙面类似,以前是俄国的租界,所以建筑群很有异国风情。不过我对这里倒不是太感冒。
沿着黎黄陂路走出来,对面是汉阳江滩,街角一侧有个宋庆龄纪念馆。很喜欢这种感觉,不带目的地闲逛,却总是有小惊喜与你不期而遇。
参观完宋庆龄纪念馆,在江滩走了很久,累了便坐下来望着远处放风筝的人们和波澜壮阔的江面发呆。
一坐便是从下午到黄昏。
晚上又回去青旅拿行李准备前往下一站,由于时间还早,就跟店里的老板还有几个租客玩起了纸牌。真的超级喜欢这家青旅的氛围,告别的时候,我说:“下次有缘再见!”嗯,应该会再见的吧。
第三站:洛阳
是故乡,也是这趟行程的最后一站。依旧是熟悉的味道,却也有几分说不出的新鲜感。
这是第一次公开写游记。以前也写,但是不愿意公布,总是害怕太无趣没人愿意看。这一篇或许也是这种命运,不过没关系,我愿意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
当真正开始了一个人的行走,才能真真切切体会到一个人的闲适和自由。
一个人,不用照顾同伴的体力和偏好。
一个人,不用像完成任务一样急匆匆地赶赴行程计划中的下一个目的地。
一个人,可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发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一个人的行走,一旦开始,便真的再也不回头。
关于旅行这件事,我其实不愿意称之为“旅行”,显得太矫情;也不愿意称为“旅游”,显得太俗套。
我喜欢说“行走”。“行走”听起来会有一点苦行僧的味道,其实并不。
行走是用双脚在丈量每一寸的土地;
是用双眼来看大千世界中的每一处风景;
是用双耳来听每一个陌生人的故事。
最后套用一句话“愿你我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世间流浪。愿我们都能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我希望把“愿”字去掉。一个人,一直在路上,不止是身体,还有心。
(图文有点长,谢谢你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