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当前重在乡村振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推动乡村振兴责任的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农业兴则国家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共同富裕的重心则在于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当下,农村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农民福祉取得大幅增进,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是建设新时代强国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这一重要部署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道路指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保障。要把农业建设成“香饽饽”,让农民转变为“金饭碗”,就必须要把产业做好,吸引青年才俊返乡就业创业,形成“产业振兴-人才发展-乡村兴旺”的良性循环。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农村人口老龄化、人才外流等问题,是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乡村振兴,要加强人才选育留,结合本地实际,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主动与教育、农业部门和各类农技类职业院校等进行对接,把愿意在乡村发展的有志青年培育成“乡土专家”,形成本土乡村人才队伍;建立乡村人才奖励机制,保留农村现有的人力资源,吸引留住外部优秀人才,为农业农村发展厚植人才根基。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要持续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弘扬践行文明新风,保护传承乡土文化,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提升农户荣誉感和自豪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乡村自然资源增值,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融合。要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在巩固提升生态扶贫成效基础上,发挥生态扶贫有益经验和模式,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要坚定不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建引领内嵌于乡村治理的各环节、全过程,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队伍,让“软实力”造就“强动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面对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产业兴旺为基础、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要求、组织振兴为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