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清心宁
八岁,心宁读村口的小学。出了家门,走过那棵大槐树就到了晒谷场,绕过池塘就踏上了拉庄稼留下车辙的黄土路,走过几块麦地就到了学校的围墙下。
是正午太阳太毒,还是傍晚秋风太凉?往返一样的路,每天上学时心宁觉得路很近,放学回家,却总觉得那路好远好长。
心宁想着快些回家。春天有鸡刚下的蛋,夏天院子里那棵梧桐树让人觉得是站在阳伞下,秋天母亲早早煮好煳米茶,冬天烧着了灶膛雪下的再大也不怕。
刚走到村口就有人告诉心宁,你妈妈在山后的田野插秧,快些去帮忙做会儿活呀。心宁听了在心里琢磨,原来不是只有她才想妈妈。大人也知道孩子的心思,他们在小的时候也一定像她一样急着找妈妈。
十五岁的心宁读中学,从离村子十多里路的镇上坐车回家。每周日晚上在村外的马路上等车去学校总觉得车来的好快,周五放了学好不容易等到车,急切切回家却没见到妈妈。
总以为回到这个小院的家就有了温暖,其实见不到妈妈,这个家怎么看都不是急切要回的家。院子空空荡荡,灶膛和锅碗都是冰凉。听说妈妈生病心宁的眼泪瞬间落下,内心里狠狠地把自己骂。刚才还在生气妈妈会去哪儿不早早给自己做些好吃的。有时候想起妈,多少觉得她有些乡下老太婆的庸俗市侩样子,农忙时还有些邋遢。
读了高中心宁渐渐明白,就算是母亲有些迂,再不是儿时无所不能的妈,心宁还是到周末就急着回去,就像太阳到了傍晚就会在西山落下。现在她才明白,她牵挂的不是这个小院这个家,而是那无可替代的妈妈。
二十三岁那年心宁去了外地读大学,到了过年她是坐火车回的家。大学校园的新鲜在黑夜里迅速褪去,夜色朦胧中她含泪想起了远方的家,不是,是家里的妈妈。
对环境的熟悉和对妈妈的思念才刚刚平衡,假期的到来让她特别想回家。踏上列车开始恨回家的路好好漫长,半年没见妈妈,不知道她的腰疼好些没有,胸闷的毛病去没去医院诊查。
每次电话打通的那一刹那,心宁总习惯性地认为一定是妈妈。听到爸爸的声音她仍然会问一句“我妈呢?”老爸假装生气地说不想理她。放下电话心宁想起儿时的情景,有几次家里只有爸爸,心宁却觉得自己无依无靠,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缺了妈妈的小院儿,像一个不真切的家。
她想回家和妈妈好好说一说一个男孩子,他那么帅气又那么高大。心宁心里一热脸上飞了红霞。“女孩子家不知道羞,哪能自个儿给自个儿找婆家……”还是先不要说罢,妈妈会不会笑话?
有一件事一定要说。心宁立即委屈的眼泪就要掉下。小时候有一点儿委屈都是妈妈撑腰,妈妈的一句话就能让她心窝慰贴又实踏。
二十八岁心宁出嫁。鞭炮已经燃起,云霄中响彻着唢呐。跨上花车的一瞬,心宁转回身看这个养育了自己的小院养育了自己的这个家。她一时有些怅惘为什么这么快地要离开妈妈,淡淡的忧伤让她怀疑那山盟海誓的爱情之花。这一次真的是离开了,再回来,这个小院已经只能是娘家。虽然,小院还是那爿小院,妈妈还是亲妈。
母亲去世的噩耗像晴天霹雳,心宁知道,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妈妈。
今年的心宁,家离单位不到五百米,下了班她却是一路小跑地奔回家。那刚满周岁的女儿一定是在嗷嗷大哭,正急等着吃奶,等着要她这个妈妈。看着怀里终于睡安详的女儿,嘴角是甜甜的笑,眼角却挂着泪花,心宁突然发现,自己这样急切地回来,就是为了让家里有一位妈妈。
回家的路再远也近,再近也会觉得远;但是只要能抬得起脚,就一定能回到家——回家,家里才有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