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孩子面前,女性首先是妈妈,其实是妻子,再次是媳妇,最后的最后才可能是自己。妈妈社群中,大家抱团时候,都在一边相互抹泪倾诉,一边相互鼓励坚强走下去。
真的,当了妈之后,一地鸡毛,是生活常态。当了妈的女性,在各种角色纠结中,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内耗的过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女性很难维持自己的独立个体。
在道理层面来说,不论时代赋予当下女性何种标签,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身份应该充分被看到。尤其是正在经历怀孕、产后修复阶段中的女性,因为做妈妈,才更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也让她们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残酷。
有了娃,她们抬头能看见更加广阔的世界。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充分看到妈妈作为独立女性个体的身份,如何了解并满足这个角色独有的内在需求,似乎是一个又一个世纪难题。不管在实际家庭中,还是在大部分的互联网育儿干货平台、母婴资讯中都自动忽略或跳过了。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或许因为真的无解吧。
但其实,真相并非如此。
现实中还有一类女性,因为很懂愉悦自己,温柔而平和,更拥有给予宝宝持续性稳定的能量。这一类女性,有一些很明显的特性,觉察能力强、且极具反思能量也强,更重要的这一类妈妈及其善于关爱照顾自己内在的需求。
在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的笔下,大部分人都是披着成人外衣的孩子。然而,心理学还有这样一个说法,自我照顾好了,才有能力照顾别人,特别是照顾未成年的孩子。所以,懂得愉悦自己,照顾好自己的需求,是女性传承生命的必备能量。
在于我自己来说,我好几次和闺蜜分享,生老大和生老二,我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生老大,我急着做妈妈,我焦虑我纠结,我想要学会全世界最好的育儿知识,全部给老大,而生老二,我慢下来,不再着急做妈妈,而是稳稳的去做自己,慢慢认真去满足自己底层的内在需求。
所以,我的整个状态很不一样了,用我自己的话说,生了两个娃,也总算是开始长智慧了。
在稳稳做自己的路上,我知道我才刚刚开始。而走在真实开启的路上,我体会最深的做法,真的很简单,就是带着觉察,去真实感知自己,感知关系。
昨天和老公讨论关于自我价值、关于名誉的议题,从过去恨不能理解他的自我观与我之不同,而今放下评判,就去觉察和感知,他真的和我不同,转念之间,他变得立体,变得真实,更重要的是变得可以理解和接纳了,而我也多了一分生命智慧。
觉察,你就有机会跳脱思维的僵固性,更有机会跳脱眼下的拧巴,去穿越现实泥塘,拿到生命当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