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年的言情剧,听过琳琅满目的不可一世的分手理由,却也被这么一个残酷的对话所惊住了:
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理由,都是对的。所有的理由,一个人在对另个人的厌烦和失望到了怎么的一个地部,才会把诸如:我不爱你了,你不够好,你不是一个合格的伴侣,我出轨了而且更爱她,我从来没有爱过你……这些当做理由,一股脑地抛给对方。尽管我和他们隔着好几个次元,我还是感受到和女主人翁一样的恶意:一切都是理由,从天气不好,到桌子歪了,目之所及,都是理由——一瞬间就像是被对方所召唤的一整个世界针对了——整个世界团结一致,十几亿人排着队把你的心脏掐的粉碎。
我想一个人的心碎,大概像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大陆漂移学说那样:当我从浑噩麻木到陡然清醒,世界已然是这样了。
朋友A。对同班的女同学日久生情,一次大概是音乐课,他突发奇想,想要为这个女孩画一副肖像画,他无从下笔,于是找到我。那一个月里每一个课间休息,每一个周末,他都会绞尽脑汁找到我,要我教他画画;从挑选照片,到如何构图起稿,拉大关系,深入细节,直到最后他累的不行了我看不过眼,还抽出时间为他代笔。直到女孩生日那天。
“我只把你当做朋友……”
朋友B。他刚开始把她当兄弟看待,可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违背了义气,对她产生了情意。他和她一天到晚厮混在一起,在课堂的最后一排打扑克,在公园的长凳上进行手游联机,每天陪着她打羽毛球。直到那一天,他在那个叫做《Minecraft》的游戏里用建筑材料为她铸造了一个3D的“生日快乐”的字样,做着做着,手指酸得没有知觉,内心却突然像是趟过暖流——当下便买了一打羽毛球,让班里的人一人签一个名,为他的告白献上努力。
“我其实喜欢的是女孩子……”
朋友C。本不想在大学里谈恋爱,但是爱情来的像龙卷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她就在哪里,我的心脏却不由自主地向她靠近。”然而在我们的闲言杂语中,宿舍几个人都觉得这哥们儿这么主动,以后会吃亏。果不其然,一个学期还没结束,他们就分手了。我眼睁睁地看着他每天呆在施舍,如同度日如年,口里似乎还念念有词:
“我觉得我们不是很合适……”
朋友D。在高二下半学期准备背井离乡,到外地一展宏图的时候,一直暗恋的女生却和男朋友分手了,朋友大喜,但是又惊恐自己就此离开,会让一切不欢而散。然而一切的抵抗都抵不住滚烫的思念,他很快和她在一起。他和她度过了最后一个周末,他和她一起去书店看书,在地铁里的车窗反光里看到彼此爱怜的眼神,几经徘徊都不肯离去。知道一个月后他在异地受到这么一句简单的敷衍:
“我觉得还是我前男友对我更好……”
2011年12月9日。美国职业男篮联盟总裁对休斯顿火箭队、新奥尔良黄蜂队和洛杉矶湖人队共同拟定的三方交易做出决策,目的是为了阻止联盟当时的第一人科比·布莱恩特和最强控球后卫克里斯·保罗强强联合,避免让强弱悬殊,让比赛失去意义。他当时是这么说的:
“Because of the basketball reason......(因为篮球的理由)”
你能想到的所有理由,都是对了。不就是区区心碎吗,有人跳楼,有人自杀,有人死在火场里,有人饿死街头,有人死在伊战,有人得白血病,有人坐着飞机,不知不觉就开到海里面了……不就是心碎么,如同蚂蚁的叹气一样微不足道的事,用得着我和你解释再多的理由么?
因为你能想到的所有理由,在一个雨后的下午,上帝这个小男孩恰好在屋檐下发现了一地匍匐的蚯蚓,恰好自己手里面有一把刀——我不爱你,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