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陆军讲武堂(旧址)等几处古建筑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位于昆明市翠湖西路22号。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改办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为止,历时28年。先后经历了清代云南陆军讲武堂和民国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两个时期。

自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设有工、步、骑、炮四种科目,是清末民初我国最早设置的军事院校之一。讲武堂师生中有不少是同盟会员,在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中起过重要的骨干作用。朱德、叶剑英等革命前辈均在此学习过,讲武堂旧址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现存有主体建筑、内操场、附属建筑等,是国内唯一原址原状,较完整保存下来的近代军事院校遗址。现开辟为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免费开放。

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昆明袁嘉谷旧居

位于翠湖北路5号。建于1920年,系文化名人袁嘉谷自建宅院。坐北朝南,为走马转角楼合院式建筑,土木结构。袁嘉谷(1872-1937),云南石屏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是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以历史学家、方志学家、诗人、书法家著称于世。作为近现代名人旧居,于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级文保单位。

袁嘉谷旧居


文庙棂星门

昆明文庙位于五华区人民中路96号,始建于元代,后数异其地,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迁移此。由云贵总督范承勋和云南巡抚王继文主持修建。原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等建筑近二十座。1941年遭敌机轰炸,大成殿、大成门、桂香阁、魁星阁、尊经阁与明伦堂等多数建筑被毁。现整个文庙古建筑群仅存棂星门石坊。文庙棂星门为三门四柱式石牌坊,各门之间的圆柱上有蟠龙抱柱浮雕图案,工艺精巧,形象生动。左右为“礼门”、“义路”。

1993年1月,公布为昆明市级文保单位。

文庙(棂星门)


官渡土主庙

位于昆明官渡街道螺峰村,始建于唐南诏时期,曾多次重修、重建。现存大殿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建,坐西向东,由大殿、山门、两厢及配殿等组成,为清代晚期优秀建筑。1982年、2002年对土主庙进行过两次修缮。2003年12月,公布为云南省级文保单位。

官渡土主庙


龙马抽水站

位于官渡街道龙马社区。建筑包括清代修建的广济闸、民国时期修建的抽水站及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抽水闸楼。龙马抽水站水利设施跨清代、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2014年9月,公布为昆明市级文保单位。

龙马抽水站(后两张分别是其附近的龙王庙和一座古桥)(2025.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