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天空之城》,聆听着久石让的音乐:两位孩子的友谊,战胜困难的决心。
人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它养育着一切。
天空之城不存在的原因是 它并没有接地气,只是一味地追求科技的发展。
接着又欣赏了一遍《龙猫》:“灰尘精灵,请快点出来呀!”
感觉房间里忽然间变得焕然一新,到处有着孩子们的气息呢!
让我们一起变回
孩子的
模样
影片中描述的普拉达是个具有高度文明和科技的国家,但是却最后分崩离析而且还引来很多的苍蝇盯着,虎视眈眈的想着其财富和力量。我想这个道理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文明的国度总是被野蛮的民族骚扰,文明的成果总是很难以保持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贪欲和权力欲应该是主要的导致因素。其实想想高度的科技发展究竟是要带领我们走向何方呢?是更加拼命地最求更高一层还是享受已有的成果,如何去平衡者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个很难得问题。
《天空之城》里的拉普达(Laputa)就是这梦的最好注解。从天而降的少年希达为在矿山小镇生活的孤儿巴斯打开了通往天空的大门。之后的冒险里他们不离不弃,少年之间纯粹坚定的情感展露无遗:火车上的斗智斗勇,巴斯毫不犹豫替希达挡住的拳头;希达为了保全巴斯而不得不选择与上校合作,违心将巴斯赶出城堡时,巴斯也没有放弃去营救这个勇敢的女孩;只有巴斯才会不由分说地随着希达穿破冷云去寻找一个虚无缥缈的目的地,在云和风的顶端,他们摇摇晃晃,巴斯张开双臂守护在希达身后;也是巴斯坚定地支持着希达固执的决定,哪怕知道下一刻也许会死掉,依然拉住希达的手和她一起大声念出毁灭咒语。
他们穿越云层、飞行千里寻找的拉普达王国其实是依托一棵生命之树建立的。它漂浮在龙卷风最平静的风眼处,蓊蓊郁郁,荫蔽着一切微小的生灵。拉普达有了树的存在,才有了绿草、古树、史前遗留的三叶虫、忍受几百年孤独和忧伤却依然坚定不移的机器人。他们自成一体又密切相连,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家园。人们都以为得到飞行石就会得到一切,却不明白真正的生命源泉是这棵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大树。拉普达族人放弃了先进的科技和无尽的财宝,选择回归大地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天空之城,是一个关于飞翔与和平的梦想。1984年的《风之谷》,或是1986年的这部《天空之城》,里面都寄予了创作者对于和平与自由的向往,在虚构的神奇世界中,科技与人和环境最后都能和睦的相处,人的心才能得到自由和安宁。
宫崎骏用拉普达代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这个社会发达到可以脱离大地的引力和束缚在空中自由飘浮。乍一看之下,天空之城拉普达似乎是凝聚并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飞行梦想的完美社会:高科技造出力量无穷的机器人,高科技驱动飞行石托起整座城市。然而,当各路人马历尽艰险到达拉普达时,却发现一切并非如此简单。拉普达已经死了,它空有巨大的财富却无法利用它们做任何事,高科技代替人管理城市,本领强大的机器人也只能用来园丁管理花草。这是座空城,更是座死城。没有人,没有喧嚣,城市无法称之为城市。科技高度发达的最终结果仍然是荒凉,这和人最初出现在地球上的情景并没有什么不同。这是不是讽刺我们,从哪里来最终还是要回到哪里去呢?
《天空之城》的配乐也可以说是宫崎骏电影音乐的巅峰。久石让和宫崎骏似乎也从此成了密不可分的搭档。除了好听我总是很难描述这个音乐给人的感觉。辽远?忧郁?空旷?凄凉?都有点又都不像。结合电影,我才稍稍理解导演和作曲家想要传达的心情。那就是对于飞行的矛盾。飞行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但要是真的飞起来,人又惧怕孤独。是了,这就是拉普达的悲哀,曾经那么期待到达天空,却要承受长久漂浮的疲惫与悲哀,渴望飞行而惧怕漂泊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