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则是一种心理学效应。
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是讲义气的血性之人,那么他就会碰到很多肝胆相照的朋友。
金庸先生笔下的英雄豪杰,当属萧峰第一。郭靖,杨过,令狐冲等人或忠义或狂傲或洒脱,都有其迷人之处。但是萧峰一出场,凭借其万丈豪情,瞬间成为全场焦点,群雄顿时黯淡无光。
萧峰一生有四位兄弟,三位磕头结拜义结金兰,还有一位没有举行结拜仪式,却也是过命之交。
那位没有举行过结拜仪式的兄弟是小和尚虚竹。萧峰在不知情不在场的情况下,被段誉和虚竹结拜的时候强行拜了进来,认作大哥。
少室山大战时,虚竹第一次和萧峰见面。生死之际,虚竹挺身相帮,敢在天下群雄面前为萧峰出头,与这位第一次见面的大哥肝胆相照。
所以有一句话叫做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有才能有志气的人互相敬惜。
因为相似,所以吸引。
竹杠嫂喇叭平日里热衷于说废话,吸引来的同伴自然也是废话连篇了。说废话无国界也不分性别,只要有共同的爱好,大家就能走到一起。因此,鸡狗派除了办公室的几个固定成员之外,还有不少编外人员。
公司里有一位男士,过去长期给领导开车。众所周知,当领导的司机,第一个要求就是嘴巴必须要紧,不能乱说话。这位男士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工作的时候憋太久了,养成了一到放风时刻就迫不及待想要与人交流的习惯。
此人长得人高马大,却没啥内涵。就像一只竹筒一样,里面是空的,所以就称他为竹筒吧。
竹筒隔三岔五就会趁着工作时间来一次西言大厦,不为别的,就为了找竹杠嫂喇叭闲话家常,彰显自己的魅力无限。
竹筒像只苍蝇似地飞进了办公室,迅速盯上了竹杠嫂喇叭这些有缝的鸡蛋,抢占了距离他们最近的位置,准备开启说废话模式。
由于副总前几天刚来过,余威尚在,竹杠嫂与喇叭不敢太过放肆。万一哄堂大笑之时,门外又有不速之客怎么办?竹杠嫂和喇叭都不想再次被副总看到自己上班时间大声喧哗的样子,因此他们一改往日的作风,降低了音量,和这位竹筒说起了“悄悄话”。
正常人说悄悄话,会把音量控制在两个人说话第三个人听不到的程度。
社会底层说悄悄话,会把音量控制在四个人说话恰好全办公室都能听到的程度。可谓是多一分贝则太响,少一分贝则太轻,一切都那么刚刚好。
竹筒男士的一贯作风就是“万花丛中过,片片叶沾身”。只要和自己有过接触的女性,通通都是姐姐妹妹,并且全都对自己有意思或者即将对自己有意思。
竹筒男士虽然马上要到知天命的年纪了,没权也没啥钱,但是人家有丰富的想象力。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自己觉得。竹筒男士就是这么自信,他觉得自己魅力无限。他开口闭口这家小姑娘怎么怎么样,那家小姑娘怎么怎么样,仿佛那些妙龄女子的终极宿命就是看上他这个竹筒。
姐姐妹妹遍乡下,和不同的女性生了两个娃,颇有些登徒子作风的竹筒带着凡尔赛的口吻说到,“其实我一点也不向往婚姻,我喜欢自由。我一点也不喜欢小孩,实在是没办法。”
这一番话,引得竹杠嫂和喇叭嘘声一片。不过呢,男盗女娼的事情是鸡狗派的最爱,他们边嘘边谈论竹筒男士的情史,津津乐道喋喋不休。
苏州有一个寒山寺,夫妻一起拜下辈子还能继续做夫妻。竹筒有这么多闲工夫在办公室乱吹牛,不如周末带着自己现任妻子去一趟苏州。看看现在的配偶是不是一到寒山寺扭头就走,下辈子就算变成王八也不想和竹筒趴在一个坑里,变成驴也不想和竹筒拴在一个槽里,变成小龙虾也不想和竹筒呆在一条臭水沟里。竹筒的现任妻子一想到下辈子还能被竹筒找到,一气之下都不想投胎了。
好男儿志在四方,应当以事业为重。正常男人的脑袋里应该多想想怎么把事业搞好,多赚点钱。自身很有魅力的男人招蜂引蝶那也是正常情况,就好像现任世界首富马斯克,他有13个孩子,好几个不同的孩子妈,无数绯闻对象,活脱脱人间播种蒲公英。但是按照世俗的价值观,没人觉得他的做法有问题,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世界首富,生得起孩子,给得起最好的教育,多生几个又有什么关系呢?
反观竹筒这种和社会底层交往甚密的非正常男人呢,上班时间正经事不干,逮着机会就开始发骚。脑子里都是精虫,脑浆里都是精液,讲出来的话不伦不类,一大把年纪了还为老不尊,实在是令人唾弃。
鸡狗派看似人数众多,实质上都是些处于金字塔底部位置的社会底层。他们抱团说废话,看似热闹,其实全都是噪音。和钱和利益有关的事情,鸡狗派一向是互不通气的。就算是点外卖这种小事,鸡狗派也会各自偷摸地点,不告诉对方。直到饭点到了,竹杠嫂和喇叭才发现,原来对方早已背着自己偷偷点好了外卖。当然了,自己也早已偷偷点好了外卖,并没有和对方说。
于是,竹杠嫂和喇叭只能尴尬地笑笑,并且自嘲道,“我们实在是太缺少沟通了。”
鸡狗派整天废话说个不停,什么乌烟瘴气的事情都可以互通有无,唯独和钱有关的事情绝对不行。一提到利益相关问题,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塑料还要塑料。塑料会污染环境,鸡狗派会制造噪音污染办公室环境,还真是异曲同工。
在下岗工人的荒唐领导下,现在打扫办公室的钱都要员工平摊。鸡狗派有说废话的闲工夫,不如去扫厕所,做些不浪费公司资源也不影响他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