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华夏民族的起源从伏羲女娲手拿规矩开始,已设定了人们就是在有形与无形的规则中生活。从大的范围来说,法律是有形的规则,而道德便是后者。人们在其中懂得了自我衡量,自我满足,学会适可而止。在家庭中有长幼有序,行业中有制度等等,社会的角角落落无不呈现着规则的作用。
天下攘攘,皆为名而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追逐名利是人们的常态与共性,为了人们的心态不走向极端,文化中又倡导了中庸与信仰,但世间所有不应该发生的事物,都是人们对于名利过于偏重,而导致了人心无法做到守正。很多时候人一旦偏离了环境中的规则,对旁人就在造成伤害,由古至今都是如此。
从人的感官意识上来说,名利确实让人们有物质上的满足与内心的愉悦。所有的发生只在规则的基点上去考量,超出了就会导致环境的不和谐。人心的杆秤很多时候就是彼此共同维护的那个空间环境中的规则。它无形却可触及,做人一定要有规则意识,遵从社会中的规则,这就是对别人的一份尊重,也是对自我权利的一种维护。
原则的所指范围似乎比规则少了很多,它只是个人内心的一份守护,它是人的一种观念,人的原则只在规则的基础上对某一种事物的设定。
缤纷的世界,很多事物无分好或不好,只是每个人的观念不同固守的原则不同而已。而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又是因为各自的原则在演示着各自的言行,内在的内容只在反映个人的素养和对自我生命的认知。
人生匆匆百年,时间在流动着,生命是灵动的。规则也好,原则也罢,都是让人们在其中学会内观自省。人生的种种过往仅是让人能回顾与反思,活在当下,做好当下。
202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