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自己也曾独立负责过一些产品从0到1的诞生,但前几个月参与了公司的一个大项目的冷启动,现在回过头来简单的聊聊我自己的一些新感受。
公司这个项目,大概持续了3-4个月做产品落地前的各种验证,自己也扮演了很多角色来不断了解业主、了解设计师。我们走过很多弯路,回过头来看,每次走错的弯路都能通过及时的调整,继而再充分的准备而越走越顺利,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越来越成熟懂事一样。那些犯过的错误也会成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经验。
基于这几个月来的感受,系统总结了以下几点:
冷启动该如何准备:
一.冷启动时搞清目标用户
产品定位&搞清目标用户:产品如何定位,也决定了运营需要朝那个方向走,产品的可行性需要找一些典型、有影响的用户来验证产品的可行性;(这里同样很重要的是:如何找到你要调研的目标用户以及如何调研)
二.如何获取种子用户维护好第一批用户?这里我觉得更多需要讲的是运营能力。
1.冷启动需要托儿~
①马甲、小号、活跃气氛(自主营造氛围);
②水军、僵尸粉(新浪,借助第三方营造氛围);
③名人效应:名人用什么方式也会起到示范作用(借助名人营造氛围);
2.冷启动的第一批种子用户如何定位
最初的种子用户也决定了网站or社群的格调
①搞清目标用户:现在的互联网生态圈不缺平台,缺解决小量用户垂直需求的精品,
需要找一些典型的(有影响力)用户来验证产品的可行性;
②用户服务深入度:我们只做1cm宽,但要做100米深,搞定且服务好前100个用户,才能去推广;
③服务用户:
3..用最低成本的方法来获取用户
三.让第一批用户“爽”
“爽”一定是从产品到运营到客服到用户获得及获得后所有环节必须都要精益求精的,如果哪一个环节出了错,用户的好感度会立马下降。
四.反馈及优化
做任何一个产品或围绕任何一个产品做任何运营手段前,必须要尊崇一个原则:
调研——目标确定——策划——执行——分析与改进这么一个循环周期
或数据分析、用户反馈——发现问题——调查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