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书评之前
两年多没写书评了,一时之间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动笔。
2019年底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的年度目标——一年内读完30本书,考核结果是输出30篇书评。细细想来,我已经很久不读书了,从2017年开始,好像就不怎么接触新的书籍了。17年一战考研,18年二战考研,均以失败告终,然而,这两年期间始终是忙忙碌碌的,听说读写背,全副身心都扑在考试上,也不敢随手接触新的书籍,生怕自己读闲书上瘾,荒废了学业。
19年工作以来,也是一直在生活、感情和工作中挣扎,换城市、搬家、感情纠纷、适应工作的变动,乱七八糟家长里短的事情扑面而来。可以说,2019年,我一直在努力适应我的新生活。如今9个月时间一晃而过,我也慢慢找到了走20几岁这段独木桥的短暂平衡,一切渐趋稳定,才得以抽出时间来,给自己制定新的读书计划。想想也是挺开心的。我是个内向的人,独处能带给我能量,读书、看电影也算是我最喜欢的消遣方式。
Anyway,作为盲选读物,我的开年第一本书就是《追风筝的人》。一开始是看不下去的,静不下心来,一直看到哈桑被男孩强奸的情节,才在震撼中慢慢静下心来,读完了后续的章节。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实际上是作者的一部回忆录,交代了战乱前、中、后期的阿富汗,整本书都围绕着作者对童年伙伴哈桑的回忆展开。总体而言,全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阿米尔和哈桑无忧无虑的童年、离开阿富汗前往美国的生活、救援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整本书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情节紧凑,全书以主人公阿米尔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读起来一波三折,让人回味无穷。
谨以此文,恭贺新年。
2020年1月10日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阿富汗是一个神秘的国家。
我上初中的时候,正是美国炮轰阿富汗最激烈的时候,课本上、电视上到处都描述着阿富汗短缺的淡水和食物、频繁的战火、骨瘦如柴的儿童、被炮火掀开的坑坑洼洼的大地……还有9·11事件带来的余波,本·拉登作为恐怖分子的代表依然活跃在媒体的视线中。
于是,在我们这群吃瓜群众眼中,阿富汗危险、贫困、污染严重,又因为涉及到政治外交问题,对于未成年人而言,阿富汗讳莫如深。
然而,透过《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我看到了另一个不一样的阿富汗。
作为印度和波斯两大帝国之间的夹缝之地,阿富汗一直被外邦统治着,一直到1747年,艾哈迈德举兵反叛,建立了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国家。我觉得阿富汗也算是正儿八经的“战斗民族”了,特别像“平头哥”蜜獾,虽然小,但是老子谁也不服的概念一直深深地贯彻在阿富汗人民的头脑之中。由于国内部落和种族关系过于强大,国家的概念并不被真正重视,自建国以来,阿富汗一直处于内战和外部侵略的反复拉锯战之间,期间经历了英国、苏联、内乱的反复洗礼,政府像走马灯一样的换,一直到1973年,查尔希王朝被推翻,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建立。
本书自1973年展开,就建立在这样一个背景上,所以才会有主人公阿米尔问他的父亲,共和和国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父亲说,啊,没怎么回事,全都是扯淡,趁早洗洗睡吧。可见阿米尔的父亲之所以能在众多喀布尔的普通群众中脱颖而出,成为富甲一方的老爷,果然是有独到的眼光,看问题十分透彻。
主人公阿米尔和全书的主线和灵魂人物哈桑,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长大。他们共同的父亲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伊甸园,他们欢乐、开心、无忧无虑,读书、打闹、追风筝,过了平静的12年。然而,平静的河面下面,是汹涌的暗流和密布的荆棘,安宁是表象,荆棘和乱石迟早要浮出水面。
1973年那一阵夜里的枪声,当阿里怀抱两个孩子安慰他们,说是夜里有人在猎鸭子时,其实正是阿富汗结束国王统治时代,迈向共和的第一步。12岁的阿米尔和哈桑,在懵懵懂懂中,见证了一场政变的发生,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种族歧视慢慢在阿富汗冒头,1975年,在阿米尔生日前的风筝大赛中,身为哈扎拉人的哈桑去追风筝,被几个种族歧视的普什图男孩强暴,主人公阿米尔站在一旁目睹了全过程,却始终不敢出声,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痛。
全书的第二部分描述了1978年亲苏的人民民主党执政后的阿富汗,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阿米尔和父亲离开阿富汗前往美国。在离开的途中,阿米尔见证了父亲是如何阻止想要强奸同行妇女的俄国士兵,这一幕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也与开头描述过的父亲独自设计和修建孤儿院,被喀布尔的人敬仰的情节呼应起来,让父亲这个角色变得十分丰满。
第三部分,在救援索拉博的部分,作者描述了反动政府塔利班执政下的混乱的阿富汗,以及塔利班统治结束后阿富汗的重建与复兴。
抛开这些复杂的政治背景不谈,全书中我最感兴趣,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其实是心理健康问题。我觉得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会给一个人带来终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像是烙印一样,会一辈子刻在你的身上,很难抹掉或清除。作为一个丧母的孩子,阿米尔从小渴望父亲的爱,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眼中的小伙伴、甚至是小仆人,永远低他一等的哈桑,其实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对于父亲而言,那个不能被世人所承认的孩子是他心中永远的痛,所以他拼命地想要弥补哈桑,这也间接造成了阿米尔内心的失衡。阿米尔依赖哈桑,却也嫉恨哈桑,他自卑而且懦弱,所以看到哈桑被人强奸,自己却不能阻止的痛苦让他产生了深刻的自我厌恶。然而,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当这种内疚感他无法承担的时候,他选择了污陷哈桑并赶走他。但是内疚永远不会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内疚感会变成心里的一根刺,越扎越深,时间越久,越难以拔出来,时间越久,拔出来要付出越大的代价。
本书的标题《追风筝的人》,这里面的“风筝”,其实是一个隐晦的象征,风筝,象征着真诚、善良、担当等美好的品格,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哈桑是一个追风筝的人,他的一生都在追逐心中美好的东西,主人公阿米尔也是一个追风筝的人,他用了几十年,才重新找回自己心中的那盏风筝。我们每一个人,其实也是追风筝的人,我们心中那些美好的品质就像风筝,牵在手里,却随时都可能消失在天际。如何追逐自己心中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可能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一环。
最后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那盏风筝,牵着它去追逐自己的光明。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