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学习的三大心理问题,全都与「老母亲」有关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323天早安问候。

自打孩子开始上学读书,妈妈就和“孩子的学习”打上交道。

不管职场,还是家里,孩子的学习,永远都是排在最前面的头等大事。

然而,不少妈妈发现,自己管得越多,孩子学习的效果越差。

就连母子关系,还会因为双方意见不合而变得紧张痛苦。

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说:

“大多数母亲有能力给‘乳汁’,却很少有母亲有能力给‘蜂蜜’。”

在孩子学习上,“乳汁”是妈妈的关心和爱,“蜂蜜”则是帮助孩子顺利成长的营养。

单凭关爱,很难真正把孩子培养成才。

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如果孩子学习上出现这三种心理问题,一定跟妈妈的教育方式有关。

1.孩子不专注是妈妈打扰出来的。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有一个著名的专注力实验。

邀请40组1~1.5岁的孩子和家长,分别给他们戴上眼球追踪器,看看不同情境下孩子的专注力情况。

实验发现,当父母参与到孩子的玩耍时,大部分的孩子变得心不在焉,习惯看向别的地方,如果被打扰的次数多,孩子就很难专心玩手里的玩具。

而独自玩耍时,孩子专注力更强。

可见,父母过分参与,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发展。

2.孩子磨蹭,是妈妈催出来的。

育儿书畅销作者大J说,家长一味地埋怨、催促、包办代替,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假拖拉”变成“真磨蹭”。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成人的不同,总是提醒他,催逼他,会打乱他的时间节奏感。

与此同时,家长的过分干涉,会引发孩子的“消极抵抗”,迫使孩子以拖拉来应对催逼。

甚至,还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

3.笨孩子,都是妈妈骂出来的。

国际资深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

“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孩子的自我否定、贬低,离不开父母的指责、批评和谩骂。

语言上的攻击,成就不了孩子,反倒会拖累孩子的成长,尤其是智力的发展。

《父母的语言》一书指出,如果孩子听到的语言交流都是刺耳的指责和恐吓,他的大脑就会保持“高度警觉”,提防靠近过来的攻击。

长时间出于这种“自我保护”状态中,大脑会调动过多的精力防御未知的状况上,导致大脑发育受损。

孩子不是天生愚笨,而是在父母长时间的语言攻击下,形成了“我很笨”的心理认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