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一种起源于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等野生动物的病毒,通常只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但偶尔会传染给人。大多数人类感染病例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地区,那里是该病流行的主要区域。
科学家最早在1958年发现这种疾病。当时,研究人员在猴子的表皮发现了类似人类水痘的症状,因此取名为“猴痘”。而最早人感染猴痘的病例发现于1970年,发病的是一位生活在刚果乡村的9岁男孩。
猴痘与天花属于同一病毒家族,但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只会出现发烧、身体疼痛、寒战和四肢无力。重症患者则可能在面部和手部出现皮疹、化脓性水疱或溃疡面,并可能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猴痘的潜伏期,短则数天,长则数周。大多数感染者无需住院治疗,一般两周内便能自愈。然而,对于少部分感染者(有外国文献资料称这个数字高达10%,个人持怀疑态度)来说,猴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死亡),且对儿童造成的威胁更为严重。
好消息是,天花疫苗已经被证实对预防感染猴痘有效。以我国的天花疫苗接种率,基本上可以保证能将猴痘的危险降到最低。因此,大家无须过于恐慌。
应景做个小科普,希望能让有些忧虑的人放宽心。祈祷不会被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