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西安朋友微信联系,想谈论一下关于孩子下半年学习的问题。自己的话痨的老毛病又犯了,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对这位家长所要提的问题反而未详尽讨论。今日回想起,深感歉意,想再补充些什么。再之前自己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再讨论当下教育,但迟迟没有动笔。早上起来,终是忍不住,合并了思绪,一次呈上吧。
中产的焦虑
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是个复杂问题,百年之前,教员曾深度调研写下了恢弘的报告,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百年革命历程。手头也有一本关于当下中国社会阶层的书籍,厚厚的让人都没有信心读完。这里是采用通用的一个简单的划分,底层、中产、富豪。中产的定义,是采用杰克马的说法:有房有车,家庭收入二十万(当年杭州)。中国人的教育焦虑,是根据马未都先生的说法:底层的人不焦虑,孩子怎么都会比自己强,富豪也不焦虑有财富兜底,焦虑的是中产阶级,一方面想实现阶级跃迁又担心滑落到底层。
马先生的话语犀利而直白,一语道破了中国式家长教育的本源。但并未能提出解决之道。身为富豪的他,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一个世外看客,他儿子那个时代还是享受的全民美好教育。儿子的儿子想必已经在教育资源优厚的国度,一切都不是事。
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式家长,多半是出于一种还存在的家长责任,背负着各种心理和经济负担,默默的承受着中国教育变革的震荡而难以平复。对于我们重要的不是分析已发现问题,而是如何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多半依然超出了我们的知识智力范畴。但这本身就是一个双重悖论,也因此难以解脱。
中国教育制度服务国家目标
经济,从来只有政治经济学。教育,也只有政治教育。你身处何地,属于哪个文化圈,教育就深刻的打下国家宗教文化的烙印。在讨论教育这个宏大的问题之前,先定下一个基调。
国家制度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国家教育制度必然符合国家制度制定的原则,也服务于国家目标。中国国家目标,基本是通过五年规划提出后稳步推进。
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到建党一百年时(2021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204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两个大局,一个是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指从1820年中国GDP从世界第一滑落,到中国在2030年前后重回世界GDP第一的位置。也就意味着中国将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全面领导全球。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呼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国家教育制度一方面服务国家目标,一方面要解决终点问题。而横亘在中国教育界心头的问题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个教育难题体现在国家目标的层面表述,就是2018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的政策。也是当前俗称的“卡脖子”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核心问题有二:
第一, 如何面对不远的未来,中国重回世界第一,中国新一代如何成为各个领域的世界级领袖人才。
第二, 新一代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
“教育”考证
人才培养的过程,我们俗称为“教育”。
“教”字甲骨文如图:
从上甲骨文字形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攴);左下方是个“子”字,表示小孩,“子”上是符号爻。爻(yao),交也。《周易》当中的特有名词。其本义是绳结。也可把“爻”字理解为对天地四方的认知。
“育”字甲骨文如图:
从上甲骨文字形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左边是个"女"字(也有的字写作"母"字),右下方是个倒着的"子"字,表示胎儿头向下,"会意"胎儿刚生产下,倒"子"下面还有些"点儿",表示胎儿刚出生时身上带的血水和胎液。整个字形就是会意母亲生育胎儿的形状。
教育一词在汉语中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上文意思是君子有三件值得快乐的事,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病没灾,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这三件快乐的事,用仁德统一天下不包括在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成为常用词,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有识之士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创办和推广新式学堂。随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提倡新式学堂。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停止以后,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现代汉语中“教育”一词的通行,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中国教育话语由“以学为本”向“以教为本”的现代性转变。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说,西方“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教育理论破解困难
黄全愈博士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中将教育分为四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
这个模型描述简单直接,如果从系统学理论,可以进一步研究
尤瑞·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他在1979年出版了《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指出了环境对于个体行为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在他的理论模型中将人生活的环境以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称之为“行为系统”,并把该系统分为从小到大的四个层次,也就是: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如下图:
这个模型中的系统,用“自组织”这个概念定义更为准确。
20世纪70年代,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学说,这也是一种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的概念是相对于平衡结构的概念提出来的。长期以来,人们只研究平衡系统的有序稳定结构,并认为倘若系统原先是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非平衡状态时,是不能在非平衡状态下呈现出一种稳定有序结构的。普利高津等人提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这种学说回答了开放系统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的问题。
普利高津在《确定性的终结》(The End of Certain ity) 一书中,普利高津还接受了比希里歇尔(Christ of K.Bie bracher) 等对“自组织”的观点:“自然界中的组织不应也不能通过中央管理得以维持;秩序只有通过自组织才能维持。自组织系统能够适应普遍的环境,即系统以热力学响应对环境中的变化作出反应, 此种响应使系统变得异常地柔韧且鲁棒(Robust的音译, 即“健壮、强壮”) , 以抗衡外部的扰动。我们想指出,自组织系统比传统人类技术优越,传统人类技术仔细地回避复杂性,分层地管理几乎所有的技术过程。”
我们仔细回顾理论演变,不难发现我们是从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过渡到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 )。
不仅是研究方法的日趋复杂,我们面对的社会问题也是日趋复杂。
在费孝通的《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书中提到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他称为“三级两跳”。
“这段历史里,先后出现了三种社会形态。一是农业社会,二是工业社会,三是信息社会。从现实看,这三种社会形态的关系不是你来我走,而是同时重叠并存,三位一体。这个三位一体社会形态的形成过程,包含着两个大的跳跃。先是从农业社会跳跃到工业社会,又从工业社会跳跃到信息社会。我用自己造的个词汇概括这三个阶段和两大变化,叫做‘三级两跳’”。
当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标志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将费孝通“三级两跳”,修正为“四级三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从农业社会跳跃到工业社会,又从工业社会跳跃到信息社会,又从信息社会跳跃到智能社会。
一方面是我们解释系统的变化(从老三论到新三论),一方面是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级跳跃迁,导致教育理论破解的困难。
人才培养过程中参考的模型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理论需要明确的核心问题。
2016年9月13日上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如下图: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更详细的如下图:
这个模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提出的。下面简述一下:
马克思初步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明确地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更加成熟。
华德福教育对人的补充
斯坦纳博士在《人智学》中提出的血液、内脏、神经系统对人的意志、感受、思考的发展。并参考地球物种分类,提出物质体、生命体、星芒体、精神体。
参照温铁军研究的“去意识形态”方法,斯坦纳博士对人的研究,无疑是对“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很好的补充。
华德福教育的图景式教学、全科教学的教育理念,依然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但潜藏的一个教育假设,是斯坦纳博士在创办第一所沃道夫学校中不经意的一个筛选老师的方式,寻求一个在社会上有成功经历的人确认为教师。
总结
中国教育对大多数家庭而言,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命题。究其本质,是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有直接关联。不由得想起张好古的诗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