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许多好习惯,避免或者戒除许多坏习惯,这样的生活才是明智的。富兰克林先生曾经说过“一盎司的预防比一磅的治疗更值钱。”防止一种习惯的养成要比改变它容易得多。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那再改变,所以及早的意识到会导致坏习惯的心理倾向并避免养成这种习惯在生活中尤为重要,这次摘录并分享的四种人类误判心理学是避免不一致倾向、好奇心倾向、康德式公平倾向、艳羡/妒忌倾向。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为了节省运算空间,人类的大脑会不愿意作出改变。这是一种避免不一致性的形式。在所有的人类习惯中,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没几个人能够列出许多他们已经改掉的坏习惯,与此相反的是,几乎每个人都有大量持续很久的坏习惯,尽管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些习惯不好。
大脑的抗改变倾向还使得人们倾向于保留如下几种东西的原样:以前的结论、忠诚度、身份、社会认可的角色等等。这种倾向随着年龄的上涨而日益加剧,表现出这种倾向的人往往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甚至很顽固,这是他们不愿意承认社会在快速变化的一种心里表现,这种心理倾向同样也是进化过程中基因导致的结果
(1)当人类的远祖还是动物的时候,迅速作出决定对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抗改变的模式有助于更快地作出决定。
(2)它使得我们的远祖能够通过群体协作而获得生存优势, 因为如果每个人的反应总是不停地改变,那么群体协作就会变得很困难。
(3)从人类刚开始识字到今天拥有复杂的现代生活,中间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它是进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办法。
当两种或多种心理倾向共同作用时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就是“lollapalooza 效应”,避免怀疑倾向和避免不一致倾向这两种倾向常常会同时出现,这将会使现代人的认知出现大量的错误。这种由多种心理学效应共同作用造成的效应解释了那句谚语所含的道理:“人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做过的坏事。”
为什么监狱中的看守和囚犯永远势不两立。因为许多看守会虐待囚犯,这种做法使他们更加讨厌和憎恨囚犯,而由于讨厌/憎恨倾向、避免怀疑倾向、避免不一致性倾向使得那些被当做畜牲一样的囚犯又会反过来仇视看守,即使其中一个囚犯并没有遭受到任何看守的虐待。
正确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提高认知能力的漫长过程,以便我们变得足够有足够的智慧,能够摧毁那些因拒绝改变倾向而被保留的错误想法。正如在世界顶尖大学任教的凯恩斯爵士(John Keynes)谈及他那些高级知识分子同事时指出的:“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新思想不被接受,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
好奇心倾向
哺乳动物天生就具有好奇心,其中人类的好奇心是最强的,自古就有好奇心害死猫的谚语,但好奇心的作用并不总是反向的,在发达的人类文明中,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好奇心在促进知识发展方面的效率。例如,雅典(及其殖民地亚历山德里亚)人的纯粹好奇心推动了数学和科学的发展,比如优秀的玛雅文明/天文学。最好的现代教育机构能够增强人们的好奇心,而好奇心的好处还在于能帮助人们防止或者减少其他心理倾向造成的糟糕后果,比如抵消避免怀疑倾向、避免不一致倾向……
康德式公平倾向
康德以其“ 绝对命令” ( categorical imperative,又译为定言令式)而闻名。所谓绝对命令是某种“黄金法则”。康德式公平倾向指的是人们天生就有遵守公平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现代社会中非常常见,就好比我们在购物时会自觉地排队,相互礼让。此外,陌生人往往会自愿平分飞来横财,或者平摊意外损失。作为这种“公平分配”行为的自然后果,当人们期待然而没有得到公平分配时,往往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
在现代社会,每个有文化的人都表现出并期待从别人那里得到康德所定义的这种公平。
如果说人类协作网中没有了康德式公平倾向的作用的话,那么我们很可能回到300年前的奴隶制社会。
艳羡/妒忌倾向
这种心理倾向必不用过多强调,巴菲特先生自己就说过:“竞争并不是推动人类前进的动力,嫉妒才是”。这种倾向扎根在我们进化的基因当中,而且人类对自己熟悉的人群关系的嫉妒倾向要远远大于陌生人群,兄弟姐妹之间的妒忌明显大于朋友,儿童往往比成年更容易妒忌自己的兄弟姐妹。这种结果其实也是康德式公平倾向造成的。
现代生活中的妒忌也无所不在。例如,当某些大学的资金管理人员或者外科手术教授拿到远远超过行业标准的薪水时,校园里会一片哗然。而现代的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等地方的艳羡/妒忌效应通常比大学教职员工中的此效应更加极端。许多大型律师事务所担心艳羡/妒忌会造成混乱,所以它们历来给所有高级合伙人提供的薪酬都是差不多的,完全不管他们对事务所的贡献有多大的差别。大多数的人不会因为赚钱而开心,但会因为比别人赚的多而开心,从小我们便被教育要跟人比较(家境、学习成绩、社会地位、财富、权力等),却常常忽略了这些只是我们创造价值之后给予我们的“回报”。